谷雨时节话养生 中国传统民俗谷雨( 三 )


就肋间神经痛而言,多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 。 中医将其称为“胁痛”《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 ”《素问·藏气法时论》又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 。 ”从病因病机上讲,肝位于胁部,其脉分布于两胁,故肝脏受病,往往出现胁痛的症状 。 且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喜调达,恶抑郁 。 如遇情志郁结,肝气失于疏泄,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均可发为胁痛 。 若肝气郁结日久,气滞产生血瘀或因跌扑闪挫,引起络脉停瘀,也可导致血瘀胁痛 。 不论属于何种病因,其根本都与肝气不舒有关,因此在治疗上都离不开疏肝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 。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而言 。 多表现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踝关节后外侧的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严重者痛如刀割,活动时加重 。 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痹有闭阻不通的含义 。 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致使该经气血痹阻不畅所致 。 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感受风邪为主的,疼痛呈游走性者,称为行痹;感受寒邪为主的,疼痛剧烈者,称为痛痹;感受湿邪为主,表现酸楚、麻木、困重者,称为着;发病急剧,伴有发热症状者,称为热痹 。 凡是患上坐骨神经痛者,都应根据上述四型,辨证施治,以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祛风、散寒、化湿使营卫调和而痹病得解 。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 。 本病多发生于面部一侧的额部、上颌或下颌部 。 疼痛常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难以忍受 。 该病的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女性患者较多 。 其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寒之邪,客于面部经络,致使经络拘急收引,气血运行受阻,而突然疼痛 。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 ”另有肝气郁结,郁而化火,饮食不节,食滞生热,肝胃之火上冲于面以及素体阴虚,房劳伤精,致阴虚火旺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 此外,牙、口腔、耳鼻等疾病都能诱发本病 。 在施治过程中,要究其病因、辩其病症 。 对感受风寒者,要以疏通气血为主;肝胃郁火者,以泻肝胃之火;阴虚火旺者,应以滋阴降火之法 。 针刺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谷雨时节话养生 中国传统民俗谷雨】谷雨节气的气温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有时冷时热之时,对早出晚归的人更应加倍小心地呵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