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天练功法 健身气功上海举行总决赛( 三 )


运气治病者可根据病情选穴 。 如胃病属腑 , 腑会中脘 , 即摩搓中脘穴至热 , 或36遍 。 肺病属气 , 气会膻中 , 即摩搓膻中穴 。 肝病属脏 , 脏会章门 , 搓章门穴 , 如此类推 。
此外 , 另有八个穴位也可摩搓:1 , 拇指背拭目去心火;2 , 拇指擦鼻润肺;3 , 拇食指擦耳补肾;4 , 左右掌心擦面健脾;5 , 双手掩耳鸣天鼓清头脑;6 , 左右手搓玉枕关治神经衰落;7 , 左右掌摩擦腰眼治腰痛 , 8 , 摩擦左右足心治高血压、失眠 。 最后 , 双手抱肩摇动全身 , 使气血流通 。
如此练习 , 每日早晚各一次 , 也可早晨练一次晚上不练 , 每次40-60分钟 。
治病实例
病例1:湖北孝感县朋兴人民公社旭光大队陈某 , 曾仿效日本冈田氏静坐法练习气功 , 由于没有遵循守窍秘诀 , 反将意念集中于肝脏范围 , 日积月累 , 气血停滞 , 形成肝硬化症候 。 由于肝功能降低 , 血液郁滞 , 气不畅达 , 形成坐骨神经痛、失眠、梦遗等症 。 后在作者指导下 , 改为意守丹田 , 并按照小周天练功法采取龟息法 , 刚练一个月 , 患者反映在练功时觉得在肝硬化领域微痒 , 又过一月 , 在某日夜间 , 练功约历三十分钟后 , 肝区发生剧烈痛痒 , 片刻 , 自觉硬块涣然冰释 , 爽快异常 , 胸怀开朗 , 俨如新人 。 此后 , 未满半月 , 坐骨神经痛豁然而愈 , 其它诸病痛痒也随之消失 。
此患者自练气功十余年 , 因不明规律 , 遭到失败 。 经改正方法 , 在长期练功基础上 , 循规蹈矩 , 按部就班 , 故能取得速效 。
此例病例 , 仔细推敲 , 可以发现实非肝硬化 , 而是在肝区形成气块 , 以致误诊为肝硬化 , 以治肝硬化药投之 , 自然无效 。 此病起因于练气功不得法而形成结滞、壅塞而形成气块 , 经改变练功方法 , 采取守窍、吐纳以及呼气时的心窝下降法 , 最后练习小周天 , 才使患者突然剧烈痛痒而至冰释 。 此时的痛痒正说明气块突然散开 , 所谓冰释也即是漫散之气归入正道 , 以致烟消云散 。
病例2:黄某 , 社员 , 系残废军人 , 患有高血压与胃病等症已十二、三年 , 练小周天练功法仅三周 , 患者自觉心胸痞闷 , 双腿酸麻 , 特前来请教 。 此系未按心窝下降法练功所引起 。 心窝下降法要求在呼气时假想气从胸经胃而至小腹 , 同时心窝略微内陷 , 自感有一线气息下沉 , 每呼必沉 , 即不会产生心胸痞闷不适;双腿酸麻系盘腿久坐之故 。 两者稍为改正 , 患者又练功半年并未出现其它事故 , 而高血压与胃病则已痊愈 。
心窝下降法在蒋维乔所著《因是子静坐法》中数次涉及 , 为初学气功者所必知 , 此法包含四个内容 , 即意识导引、心窝微陷、呼气、松弛;初练者所以出现心窝痞闷 , 系由于吸气过猛 , 企求速成所致 。
不论初练气功或久练气功者 , 凡因不慎 , 出现心胸闷塞 , 腹满胃胀 , 都可运用心窝下降法使气下沉 , 达到虚胸实腹之境地 。 此法既属未雨绸缪 , 又能亡羊补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