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五原黄柿子,五原黄柿子介绍


五原黄柿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
【内蒙古五原黄柿子,五原黄柿子介绍】五原黄柿子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特产 。五原黄柿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2014年 , 五原县蔬菜办公室申报的“五原黄柿子”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 , 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五原县位于举世闻名的“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河套平原 , 有2400年的悠久历史和积淀深厚的文化 , 汉武帝时期 , 因九原郡改为五原郡而得名 , 1912年正式建县至今 。五原古有蒙恬北筑长城、卫青抗击匈奴、诗人李白“迢迢五原关 , 朔雪乱边花”的名句 , 张敬忠的“五原0归来迟 , 二月垂杨未挂丝”的咏诵 。近代史上 , 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人间河神”的地方绅士王同春修渠治水 , 垦荒置田 , 首开河套大规模发展农业的先河 , 使五原成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水渠纵横、旱涝保收的“塞外江南” 。现代史上 , 有冯玉祥将军五原誓师、傅作义将军五原抗战 , 更使五原闻名遐迩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志》记载 , 1936年西红柿传入我区 , 我县从60-70年代开始种植黄柿子 , 是多年流传下来的乡土品种 , 具曾任五原蔬菜办主任现其田庄园总经理郭子义及具有多年种植经验的农民张培、张书发等介绍 , 黄柿子最初是由五原县农田大户种植成功 , 因其颜色金黄 , 口感好 , 从此在周围的村社中推广开来 , 黄柿子最初只是当地农民分散种植 , 就近供应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因黄柿子具有果实个大肉厚、含水量少、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品质 , 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 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五原县特色农产品 。随着我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 温室黄柿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 而且产品质量好 , 种植效益高 , 成为增加菜农收入的新兴产业 。目前 , 我县反季节黄柿子种植以温室生产为主 , 塑料大棚种植为辅 , 产品上市时间从4月中旬一直延续到翌年元月 , 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温室栽培平均亩收入4-6万元 , 最高可达8万元 , 大棚栽培平均亩效益达1.5万元 。近年来 , 通过采取提高棚室质量、示范推广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等措施 , 种植效益稳步增加 , 菜农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 , 种植面积现已达3000余亩 , 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 黄柿子已成为五原县特色农产品 。
地域范围
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 , 南邻黄河 , 北靠阴山 , 东西分别与乌拉特前旗和临河区接壤 , 东经107°35′70″——108°37′50″ , 北纬40°46′30″——41°16′45″ 。东西长约62.5公里 , 南北宽约40公里 。地处河套平原腹地 , 地势平坦 , 土地坡降仅为八千分之一 。110国道、京藏高速和包兰铁路全境通过 。辖9个乡镇 , 117个行政村 , 774个社 , 总人口30.3万人 , 总户数52978户 , 其中农业人口21万 , 有劳动力10万人 。五原黄柿子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总生产面积200公顷 , 年总产量7500吨 。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产品外在感观特征:五原黄柿子属茄科 , 是我县的地方特色品种 , 该品种平均果重200~250g左右 , 颜色金黄 , 个大肉厚、含水量少、沙甜可口、营养丰富 , 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 , 随着我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 温室黄柿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 而且产品质量好 , 种植效益高 , 成为增加菜农收入的新兴产业 。产品内在品质特性:五原黄柿子营养丰富 , 经检测 , 维生素C含量20-30mg/100g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6% , 总酸(以柠檬酸计)含量为0.4-0.65g/100g , 产品有促进消化、抑制多种细菌作用 。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严格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的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