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血栓最好的药是什么药_从肝脏里诞生的首席抗血栓药

在手术的无影灯下,医生不仅对手术紧张,还需要提防一些会死人的东西:血栓 。
比如血管手术,就是在玩血管 。血管中的血液非常容易凝结形成血栓 。比如骨科手术,各种器械在骨头上叮当作响,如果不采取措施,血栓形成就是高概率事件 。
术中血栓形成是极其危险的事件 。随着血液循环,血栓被塞入腿部静脉,即下肢静脉血栓,容易浪费一条腿;肺动脉堵塞就是肺栓塞,几分钟就能致命 。
血块去哪了?最好不要去任何地方!
肝素自大约100年前被发现以来,一直勇敢地与血栓作斗争,使人们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面临血栓 。

溶解血栓最好的药是什么药_从肝脏里诞生的首席抗血栓药

文章插图
肝脏里的神秘物质,可以让血栓重新溶解:肝素的诞生为什么血液会凝结?血栓是如何形成的?一百多年前,这还是一个谜 。191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大二学生杰伊麦克林(JayMcLean)在老师威林亨利豪威尔教授的指导下,试图破解血液凝固的秘密 。当时学术界认为脑磷脂是一种促凝剂,所以重点研究磷脂 。麦克林从狗的肝脏中提取磷脂,并将其添加到血液中,以观察其是否会加速血液凝固 。
相反,他观察到的是凝血比较慢!
这种来自肝脏的磷脂似乎有抗凝血作用 。什么是好名字?它被称为肝素 。1918年,肝素一词最早由豪威尔教授提出 。
豪威尔的抗凝研究一直在进行 。1922年,豪威尔改变了水提取的方法,发现了一种多糖,它也具有抗凝血作用 。豪威尔再次将新发现的抗凝剂命名为肝素 。
一开始肝素不仅身份混乱,而且使用困难:头痛、恶心、发热等副作用频繁出现,抗凝效果马虎,难以全面推广使用 。
这是因为当时肝素缺乏合适的纯化方法,质量不稳定,纯度不够,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
此时,另一种革命性的药物胰岛素也在蓬勃发展 。当时生产胰岛素还需要从动物器官中提取,然后重结晶,以获得更高的纯度,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这项技术给了肝素一个机会 。
瑞典生理学家EricJorpes向多伦多大学的CharlesHerbertBest建议,纯化胰岛素的过程可以作为治疗肝素的参考 。
后来,Best以牛肺、肠等器官为原料,经过提取、纯化、成盐,最终得到精制肝素钠 。1937年,肝素作为抗凝剂正式投放市场 。
牛肉肺肠提取物?肝素,不是应该从肝脏中提取吗?
肝素不仅存在于肝脏中,也存在于肺等器官和组织中 。这是因为肝素是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这些细胞不仅存在于肝脏,还存在于肺等其他器官 。
直到现在,肝素的产生仍然离不开牛的肺或猪的肠粘膜 。
溶解血栓最好的药是什么药_从肝脏里诞生的首席抗血栓药

文章插图
肝素的抗凝和抗血栓作用是明确的 。
等等,为什么要把抗凝和抗血栓分开?有什么区别?
在肝素看来,抗凝和抗血栓是两回事 。为了防止血液凝固,为了抗凝,血栓已经形成并溶解,为了抗血栓形成 。
这相当于在大门口安装了一套安全摄像头 。小偷踩在现场时,看到这个房子里有监控,所以下手不容易 。算了,别偷了 。这时,摄像头的功能是防盗 。“抗凝”也是如此;如果此时还有人没有眼睛,那他们还是盗窃 。这时,他们可以利用摄像头收集证据,追踪小偷的逃跑路径,最终将他们绳之以法 。这就是“抗血栓” 。
肝素最初的应用场景是处理术中血栓,主要是抗血栓 。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矛盾:手术本身就是一个创伤性的过程 。如果肝素的抗凝作用太强,那么术中出血不会失控,非常困难 。
肝素的适应症还包括脑梗死、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凝块的形成等 。这些场景基本都是绝望的,都是血栓造成的 。此时抗血栓的需求高于抗凝 。
理想情况下,肝素可以轻松溶解血栓而不会造成明显的凝血困难,从而避免同时出现内脏出血等出血事件 。
是时候讨论肝素的抗凝和抗血栓形成机制了 。只有了解其工作原理,才能改造肝素,获得更理想的药物 。
溶解血栓最好的药是什么药_从肝脏里诞生的首席抗血栓药

文章插图
如上所述,豪威尔发现肝素不是磷脂,而是一种多糖 。单糖像珠子一样首尾相连,连接成长链,这就是多糖 。肝素是一种线性多糖,由硫酸化糖醛酸和氨基葡萄糖的二糖单元组成 。
葡萄糖、果糖等 。普通单糖在所有糖类中分子量最小;蔗糖、麦芽糖等 。是常见的双糖,由两个单糖单元连接而成;淀粉、纤维素、普通多糖,分子结构由许多单糖组成 。
单元组成 。肝素,也是多糖的一种,属于大分子物质 。
不同的肝素分子之间,链的长度不尽相同,这点和胰岛素不一样 。胰岛素也是大分子物质,但结构确定,错一点儿也不行 。而肝素却是像是胡乱编组的火车,有长有短,长能长到短的七八倍 。这类分子量大小不一的肝素制剂,又被称为普通肝素 。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单糖比作一节车厢,那么18节编组是一个分界线 。长度大于18节车厢的肝素,能够与抗凝血酶III(简称AT-III)结合,对凝血酶(简称FIIa)产生抑制作用,此时,表现出来的是抗凝作用 。
而不论长度有多长,所有与AT-III结合的肝素都能对凝血活性因子X(简称FXa)产生抑制,并表现出抗血栓的作用 。
发现了没,长度大于18节编组的肝素,既可以抗凝,也可以抗血栓;长度小于18节编组的肝素,抗血栓作用远大于抗凝作用 。
咱们只想要抗血栓对吧?那把大于18节编组的肝素给拆分成两段或更多段,使得每个肝素分子都小于18节编组,理论上就可以去掉抗凝功能,只留下抗血栓作用 。
将普通肝素降解(例如那曲肝素等),或是使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磺达肝素等),可以得到小分子量的肝素,即低分子肝素 。
低分子肝素的抗FXa约是抗FXa的2至9倍,这意味着低分子肝素们有着较强的抗血栓作用的同时,抗凝作用并不显著 。
于是,低分子肝素能够在获得满意的抗血栓作用的同时,还能够避免使用后的出血风险 。
从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肝素家族实现了自我升华,站上了抗血栓药的首席 。
这并不等于普通肝素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在现行的药品说明书中,急性心肌梗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致命疾病的治疗中,普通肝素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成为支撑生命天空的顶梁柱 。
溶解血栓最好的药是什么药_从肝脏里诞生的首席抗血栓药

文章插图
罕见而危险的禁忌证: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值得注意的,有一种较为罕见的情况下,越是使用肝素来抗血栓,越是容易招惹上血栓,这就是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
这类患者在使用肝素类药物后,血小板的数量降低,身体处于极易出现血栓的状态下,如果不治疗的话,数天或数周之后,约一半的患者会发生血栓 。
由于需要长期大量接触到肝素,透析患者是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较为常见的人群 。
【溶解血栓最好的药是什么药_从肝脏里诞生的首席抗血栓药】一旦出现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应当立即让患者与肝素绝缘,包括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虽然低分子肝素出现该症的概率更小 。至于抗凝药的使用,就需要召唤出阿加曲班、比伐卢定等非肝素类抗凝药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