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验背后,有一群你看不见的“大白”们

本文转自:宣城日报
有这样一群“大白”
我们只在核酸检测化验单上见过他们的名字
却没有见过他们的真实样子
今天
跟着宣小布走进宣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走近这群神秘的“大白”!
核酸检验背后,有一群你看不见的“大白”们
加样
“日检测量5000管 , 最快3小时出结果”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N95口罩、手套、护目镜、鞋套等装备是“大白”们的标配 , 看起来有些神秘 , 但在实验过程中负担比较重的 , 尤其是在闷热的天气里工作 , 身心压力非常大 。 宣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朱传卫告诉采访人员 , “大白”们说是4小时一换班 , 但大部分人都必须坚持6-8小时才能换班 。
检验科目前有28人具备PCR实验室资质证书(PCR检测是核酸检测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 按照属地管理的防疫要求 , 宣州区的主要核酸检测任务都由中心医院检验科承担 , 此外还得留有余力随时可以去执行应急支援任务 , 所以这是一支只有28人却承担巨量核酸检测任务的队伍 。
“我们的常规日检测量是3000管 , 在疫情紧张的情况下 , 我们发挥所有潜能 , 可以达到5000管 , 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 ”朱传卫说 , 核酸检测报告国家规定是6-12小时出结果 , 因为考虑到一些环节问题 , 他们最快3小时可出结果 。
核酸检验背后,有一群你看不见的“大白”们
扩增
“舞好核酸检测这个‘指挥棒’”
“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中起到方向性的‘指挥棒’的作用 , 无论哪个地方有疫情 , 我们通过这个手段来甄别 , 然后相关部门才能形成准确的全方位的防控措施部署 。 ”朱传卫说 。
3月27日,宣州区在对省外返宣人群定期核酸筛查中发现初筛阳性1例 , 而对其核酸检测标本最早做出确诊的就是宣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资源的浪费 , 这些“大白”们顶住了压力 , 科学地检测 , 审慎地出具检测报告 , 及时报给疾控中心 。 最终 , 防控部门根据这个结果及时切断了传播链 , 该病例最终没有传播二代病例 。
采样、录入、核收、加样、提取、扩增 , “大白”们对核酸检测的每一环节严格把关 。
核酸检验背后,有一群你看不见的“大白”们
新冠核酸标本的提取
“我们是集体团队 , 而非英雄团队”
“我们每天干的工作都是同一类型的 , 因为轮班次 , 今天你做、明天他干 , 都是同样的实验过程” , 朱传卫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的工作中是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情节 , 但是有着协调作战的团队精神 。
【核酸检验背后,有一群你看不见的“大白”们】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宣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的28名检验人员中大部分是女性 , 有的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 “家里生活负担比较重 , 一个通宵大夜班干下来 , 是非常辛苦的 。 为了加快核酸提取速度 , 很多女同事以前可能十指不沾阳春水 , 现在都能做到单手开管 , 一场实验下来 , 手指经常会有些痉挛 。 ”检验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