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养功 养生气功

此养生功法来源于王松龄老师传授的养生气功部分功理功法 , 经多年来用于临床观察证明 , 不但对多种慢性疾病和疑难疾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 而且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
王松龄教授幼年始学气功 , 初修佛家功 , 后复修道家性命之学 , 1956年由部队转业到青海省干部疗养院任气功医师 , 有多年气功临床的实践经验 , 是我国早期从事气功临床工作的前辈之一 。 曾为我国当代著名气功学家原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中心顾问、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气功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海淀大学气功学院王松龄教授 。 他所传授的功法中 , 有些内容过去是密传的 , 由于临床疗效确切而显著 , 在王老师生前征得他同意 , 公诸于气功同道 。
功法介绍
一、庄子坐忘法(补肾健脑功)
何谓坐忘?《庄子》说:“颜回曰:堕肢体 , 黜聪明 , 离形去知 , 同于大通 , 此谓坐忘 。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 , 仰天而嘘 , 答焉似丧其偶 , 颜成子由 , 侍立乎前 , 曰:何居乎?形可使如槁木 , 而心固可如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 。 子綦曰 , 偃 , 不亦善乎 , 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 , 汝知之乎?”“神农隐几 , 閤户昼暝 。 ”暝 , 即睡;隐者 , 伏也;几者 , 案也;答 , 可作坍瘫解;偶 , 身也 , 身与神为偶;“形如槁木 , 心如死灰”即身心寂然 , 两忘之义 。 司马承禛曰:“坐忘者长生之基也 。 《庄子》曰 , ‘宇泰定 , 发乎天光’ 。 宇者心也 , 天光者慧照也 。 先定其心 , 则慧照内发 , 照允万境 , 虚忘而融心于寂寥 , 是之谓坐忘焉 。 ”此法至今尚未闻公开 。
具体练法如下:
姿势:伏案式 。 宽衣解带 , 自然垂坐于椅或凳上 , 两臂交叠或互穿于袖内 , 曲肱伏于几(桌、案)上 , 枕以前额 , 颏稍内收 , 颈稍挺(后凸) 。 前额与双壁之前亦可加一海棉垫 。 伏好后臀部稍后移 , 以使上下腹部保持空松 , 不受挤压 。 练此功法浑然入忘后 , 可出现全身松瘫现象(极度放松状态) , 如取其它坐式 , 则难于保持姿势 , 尺至可突然倾倒 , 故必须“隐几”而坐 。
姿势摆好后 , 长呼一口气 , 使气沉丹田(位脐后肾前 , 前七后三稍下处) , 放松腹部 , 然后自然呼吸 , 不用调息 , 只将身心放松 , 如疲极欲息 , 如初释重负 。 无须意守 , 意、气下沉后即不再管它 。 而径入忘 。
口决:“松、沉、忘” , 而重在“忘”字 。
放松形体 , 意沉丹田 , 进入忘境 。 如不能很快入静 , 可与每呼气时默念“松”、“沉”、“忘” , 反复暗示 , 便可渐入忘境 。 初学者或陷于昏沉 , 或径入睡 , 皆任其自然 , 坚持修炼 , 阳气渐充 , 即无睡意 , 或醒后继续练功 , 也不会再有睡意 。
“心神沉而阳气生” 。 此法对阳虚、阴阳两虚或阴阳偏盛者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 如值冬春季节 , 久病或老年阳虚证者 , 每日上午在阳光充足之静室 , 背向太阳 , 伏身坐忘 , 则可获补虚生阳、健脑益智之功 。 吾师称此为“负暄”或“曝背” 。 临床实践证明 , 照此法修炼 , 可生阳补肾 , 增强机体免疫力 , 练功后头脑清醒 , 记忆力增进 , 能迅速消除身心疲劳;同时还有开胃健脾 , 促进胃肠蠕动作用 。 此外 , 还能增进食欲 , 帮助消化 , 缓解便秘 。 有些坚持练功的老人 , 可以延缓衰老 , 使生理功能得到改善 。 有些人可练出透视、遥视等功能 。 充分证明此法对开发智慧、调动人体潜能卓有成效 。 另 , 此法作用还有:
1.调整气脉 , 其效甚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