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轻功 少林静禅功

静禅功是少林气功中内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每个僧人都会做 。 因为禅宗的宗旨就是空无, 所以入禅则静, 静中求纯, 纯则为安 。 其法分坐禅、站禅和卧禅三种 。
1、坐禅法:分端坐势、单盘势、双盘势和插花势 。
端坐势:端坐于凳或椅上, 膝关节屈成90度, 全脚掌着地, 两手自然放在两大腿上, 上身端正, 两眼微闭, 目视鼻尖, 舌顶上腭, 意守丹田 。 初学者一次可先练30分钟, 以后逐渐增至一小时 。
单盘势:盘腿坐于蒲盘或较宽的木具上, 左脚放在右腿膝关节上面, 脚心向右, 脚尖向前;右脚放在左腿膝关节下 。 两掌在腹前平脐相叠, 右掌在上, 左掌在下, 两掌心均向上, 拇指外展, 其余四指并拢, 如端弥陀印 。 上身端正, 两眼微闭, 目视鼻尖, 自然闭口, 舌抵上腭, 用鼻呼吸, 意守丹田 。 初练每次半小时, 以后逐渐增至两小时 。
双盘势:坐在蒲盘或较宽的木具上, 两腿屈膝相盘, 先将右脚外踝放在左膝上, 再将左脚外踝放在右膝上, 两腿交叉, 架身而坐 。 上身端正, 两眼微闭, 目视鼻尖, 自然闭口, 舌抵上腭, 腰部放松, 两手按在两大腿根部 。 气由丹田发, 上运百会, 下走背中, 岔分两路, 循两跨外侧下行, 缓达昆仑, 后达脚心, 然后收于丹田 。 久练之后, 两手可改为腹前平脐相叠, 如端弥陀印 。
*花势:两腿交叉盘坐于蒲盘或较宽的木具上, 脚尖向前, 上身端正;两手在腹前平脐相叠, 如端弥陀印 。 两眼微闭, 目视鼻尖, 自然闭口, 舌抵上腭, 用鼻呼吸 。 每次练半小时左右 。 此练法容易掌握, 知者较多 。
2、站禅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脚尖稍向里扣 。 两臂抬起与肩同高, 五指自然分开, 两掌心相对, 距一尺左右, 形如抱球 。 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下行, 落于下腹, 两手中指相接, 掌心向里 。 身体保持端正, 两眼微闭, 目视鼻尖, 意守丹田 。
3、卧禅法
仰卧:仰卧于床上, 两腿自然伸直, 两脚尖自然外撇;两手心向下, 平放于两腿外侧, 五指稍屈;两眼微闭, 目视鼻尖;自然闭口, 舌抵上腭, 用鼻呼吸, 意守丹田 。
侧卧:身体向右, 侧卧于床上, 两腿前屈, 大腿与身成钝角, 右腿着床, 左腿放右腿上, 稍向前提;两掌放身前, 右掌心向上, 左掌心向下着床;头稍向前钩, 形似螳螂 。 两眼微闭, 目视鼻尖, 自然闭口, 舌抵上腭 。 用鼻呼吸, 意守丹田 。 此法容易掌握, 每次练功半小时, 对治疗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患有显著效果 。

此少林轻功功法是少林七十二艺中软功内壮功法, 是专供练习人身敏捷轻飘的功夫, 为传统轻身术法之一, 是少林寺历代武僧经常研练的功夫 。
少林轻功功法在少林武术技击散打擒拿中起着重要作用 。 它捉敌迅速, 迎敌灵活, 避敌自然, 少林寺武憎历代都有名师, 如一代武僧北齐稠禅师, 二代武僧北周志刚禅师, 三代武僧隋未子升禅师, 四代武僧, 唐代空空大禅师, 五代武僧唐代宝轮(灵隐)禅师, 及宋代福湖禅师, 灵敏禅师, 元代智安禅师, 明代了真禅师, 铁印禅师, 元成掸师, 清代清真师太, 清玉师太, 静修法师, 真灵法师等, 对此艺都有深的造诣 。 如真灵法师研练三十年之久, 有一次他出山云游, 路过金陵城北长江渡口, 见有一少年在江边, 被一大黑汉猛一脚踢入江中, 众人都喊叫束手无策, 真灵法师一见, 连佛号也没来得及念, 即纵身下水, 正赶上这少年在水里乱抓乱冒, 他老人家抓起少年的领子提着纵身上了岸边, 老人家纵下水的地方离他起步的地点, 有三丈远, 可见功大纯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