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腐生肌的药有哪些,治疗腐肉的药


去腐生肌用什么西药? 白及,煅龙骨,煅牡蛎,丹参,三七身,血竭,白芷,鹿角胶,黄芪,制牛漆,制首乌,天花粉,鹿茸,炉甘石
外伤伤口很难愈合,用什么外用药去腐生肌效果好? 1.含义:凡以拔毒化腐、生肌敛疮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拔毒化腐生肌药 。

2.性能特点:多有毒 。

3.功效:拔毒化腐排脓、收湿生肌敛疮 。

4.适应证:主要适用于痈疽疮疡溃后脓出不畅,或者溃后腐肉不去,新肉难生,伤口难以生肌愈合之证,以及癌肿、梅毒 。 部分药物还可用于湿疹瘙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等 。

5.使用注意:①外用为主,形式多样,不可过用久用;②多为矿石类,严格控制剂量和用法;③严格炮制,确保用药安全 。

【小贴士】:拔毒化腐生肌药虽然是最后一章,但它一直都是中综考研题里的常客,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红粉(升药)[药性]:辛,热 。 有大毒,归肺、脾经

[功效]:拔毒,除脓,去腐,生肌

[主治病证及配伍]:1.痈疽溃后,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 2.湿疮、黄水疮、顽癣及梅毒等

[用法用量]:1.外用适量 。 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味配制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2.有大毒,只可外用,不何内服;外用亦不宜久用;孕妇禁用

炉甘石

[药性]:甘,平 。 归肝、脾经

[功效]: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主治病证及配伍]:1.目赤翳障,为眼科外用常用药 2.溃疡不敛,湿疮湿疹,眼睑溃烂

[用法用量]:1.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水飞点眼、吹喉 。 2.本品专供外用,不做内服

硼砂

[药性]:甘、咸,凉 。 归肺、胃经

[功效]: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主治病证及配伍]:1.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骆障,为喉科及眼科常用药,且较多外用 2.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1.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 。 内服,1.5-3g,入丸、散用 2.本品以外用为主内服宜慎

砒石

[药性]:辛,大热,有大毒肺、脾、肝经

[功效]: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 。 内服:劫痰平喘,攻毒抑癌 。 截疟

[主治病证及配伍]:1.腐肉不脱之恶疮,瘰疬,顽癣,牙疳,痔疮 2.寒痰哮喘 3.古方用治疟疾,现已少用

[用法用量]:1.外用适量,研末撒敷,宜作复方散剂或入膏药、药捻用 。 内服宜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2.本品有剧毒,内服宜慎;外用亦应注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 。 不可作酒剂服 。 孕妇禁服 。 不宜与水银同用

铅丹

[药性]:辛,咸,微寒 。 有毒 。 归心、脾、肝经

[功效]:外用:拔毒生肌,杀虫止痒 。 内服:坠痰镇惊

[主治病证及配伍]:1.外用治疗疮疡溃烂,湿疹瘙痒,疥癣,狐臭,酒渣鼻 2.内服治疗惊痫癫狂,疟疾

[用法用量]:1.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熬膏贴敷 。 内服多入丸散,0.3-0.6g 2.应慎用,防止铅中毒

轻粉

[药性]:辛,寒 。 有毒 。 归大肠、小肠经

[功效]:外用:攻毒杀虫,敛疮 。 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

[主治病证及配伍]:1.外用治疗疮疡溃烂,疥癣瘙痒,酒渣鼻,梅毒下疳 2.内服治水肿胀满,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1.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掺,或制膏外贴 。 内服每次0.1-0.2g,入丸散服 2.可致汞中毒,应慎用 3.体虚及孕妇忌服

【小贴士】:?此篇内容药物的用量尤其重要 (硼砂:1.5-3g 砒石:0.002-0.004g 铅丹:0.3-0.6g 轻粉:0.1-0.2g) ?红粉和炉甘石均只可外用不宜内服 ?注意药物的药性,有毒及有大毒的药物
可以内服的去腐生肌的中药有哪些? 伤口比较深的,有污染的,伤口边缘不整齐的就不容易长的,建议你坚持换药,用点消炎生肌膏试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