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选取玉米种子需九大注意事项


选取玉米种子需九大注意事项选取玉米种子需九大注意事项优良的品种和种子是丰收的基础 , 品种选择是玉米生产的第一步 。 品种间在生育期、产量水平、抗病性、耐旱性、抗病、抗倒性上以及适应区域上均存在较大的区别 。
在一个地区表现优良的品种 , 在其他地区可能表现很差 , 生产上经常有品种选择不当或劣质种子导致减产甚至绝产的事情发生 。 如何选择适合需要的优良品种和种子是玉米生产者必须面 , 对的重要问题 。 一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在当地至少进行了3年以上试验示范的品种 。 在当地经过3年或更长时间的试验示范以后 , 基本上可以知道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 。 选择多年多点表现较好的品种 , 生产上出现各种灾难性损失的可能性就较小 。
选择在本地区能够正常成熟的品种 。 选择在本地区能够正常成熟的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 , 少用晚熟品种 。 在秋季第一次重霜来临之前 , 粒用玉米必须达到生理成熟或出现黑色层 , 否则籽粒含水量较高、容重较低、商品品质下降 。 随着气候变化 , 一些年份秋霜来的较晚 , 连续两三年晚霜常常会使人降低警惕性 , 种植一些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而造成较大损失 。 这在我国的东北春玉米区和华北北部夏玉米区经常发生 。
选择生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的品种 。 生育期相近的品种产量潜力可以相差很大 。 品种的生产潜力不能由穗子的大小、穗行数、行粒数、粒深、双穗率和叶子竖立(紧凑)与平展等特殊性状决定 , 品种的生产潜力体现在产量水平上 。 因此要根据品比试验的产量结果 , 而不要仅仅因为穗子的大小、双穗率等性状选择品种 。 由于气候的不可预测性和多变性 , 要选择在多点、多地区、多环境下都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品种 。
选择高抗倒伏的品种 。 选择抗倒伏的品种非常重要 , 尤其是多风地区 。 倒伏虽然与环境及栽培措施有密切的关系 , 品种的遗传差别也是影响倒伏的重要原因 , 倒伏一般有生育期间的倒伏和成熟后的倒伏 。 生育期间的倒伏危害较大 , 严重的可导致绝产;而生育后期或生理成熟后的倒伏虽然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 但常造成品质下降、籽粒腐烂、鼠类损失加重、收获难度和收获成本增大 。
选择抗病或耐病品种 。 病害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灾害 , 近年来品种改良更新的主要特点就是抗病能力的不断提高 。 不同地区主要病害的种类和发病的程度不同 , 如丝黑穗病是东北春玉米区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 , 在黄淮玉米区则危害较轻 。 品种的抗病性除参考品种的特性介绍、当地种子公司或农技推广部门的评比试验外 , 还要参考其他农户的种植经验 。
多熟期多品种搭配种植 。 多熟期、多品种搭配种植是减少病虫害和抗干旱、低温等不利环境条件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 多熟期多品种的条带间隔搭配种植 , 如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按25%—50%—25%搭配 , 可减少中早熟品种的于干旱引起的花期不遇、授粉不良而导致的减产 , 同时既能使长生育期品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又可减少秋早霜的危害程度 。 另外多熟期品种的搭配种植 , 可增加玉米的遗传多样性 , 减少因品种抗性丧失带来的损失 。
因特殊需求而选择专用品种 。 因特殊需求 , 如饲养或加工 , 而选择专用玉米品种 , 如高淀粉品种、高油品种和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糯玉米、甜玉米等 。
选择实用品种 。 目前多数农户对新品种感兴趣 , 这体现了农民自身科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对新技术的渴求 , 但需指出的是新品种不一定适合需求 , 要选择与生产管理水平、土地肥力状况等相匹配的品种 。 另外在目前的管理情况下 , 一些新品种并没有在当地经过多年多点试验 , 能否适应当地的环境还不太清楚 , 种植风险相对较大 。 因此选择品种要从实用出发 , 切不要唯新是求 。 选择高质量的种子 。 种子质量对产量的影响很大 , 其影响有时会超过品种间产量的差异 。 因此生产上不仅要选择好的品种 , 还要选择高质量的种子 。 在现阶段 , 我国衡量种子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品种纯度、种子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项 。 国家对玉米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4项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 , 一级种子种子纯度不低于98% , 净度不低于98% , 发芽率不低于85% , 水分含量不高于13%;二级种子种子纯度不低于96% , 净度不低于98% , 发芽率不低于85% , 水分含量不高于13% 。 我国对玉米杂交种子的检测监督采用了“限定质量下限”的方法 , 即达不到规定的二级种子的指标 , 原则上不能作为种子出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