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红肿发炎怎么办,咽喉肿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作者: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卢晓晴
当人体口咽、咽喉部位发生疾病时,就会出现咽喉肿痛的症状,表现为红肿、疼痛、吞咽困难等 。也可由急性或慢性咽炎、急性或慢性扁桃体炎、喉炎等引起 。西医诊断 。

咽喉红肿发炎怎么办,咽喉肿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文章插图
【咽喉红肿发炎怎么办,咽喉肿痛的中医治疗方法】喉咙痛的原因
中医认为,咽与胃相连,喉与肺相连 。当外界风、热、邪毒从口鼻侵入体内时,首先会导致人体咽喉部出现症状 。如果吃辛辣过热的食物,会影响胃,燃烧体内的水分形成痰液,痰液停滞在喉咙里,导致喉咙肿胀 。或者邪热损伤津液,导致津液达不到咽喉,引起咽喉生气,引起炎症和咽喉肿痛 。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咽喉痛可分为实证和虚证,辨证施治 。证据:主要症状:咽喉肿痛,吞咽多痛,如撕裂 。伴有感觉寒冷、发热、咳嗽和声音嘶哑 。或高热、口渴、口臭、便秘、舌苔黄、脉数 。分析:咽喉是肺胃的表现 。风和热侵入肺部或胃火导致喉咙发炎,引起喉咙痛 。风热主要沉积在体外,肺气难以表达,因此会出现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当胃里的怒火奔涌至口中时,会导致口渴和口臭 。但是,体内邪热郁结,会导致大便干燥便秘,舌苔发黄,脉搏加快 。治疗原则:祛风清热利咽 。处方:主要选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 。使用泻针疗法 。主要选用少商穴、列确穴、合谷穴、曲池穴、内庭穴等 。(少商穴是中医急救的主要穴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发热、昏迷等 。)处方意义:少商穴为手太阴经穴,浅刺出血可清热益肺 。漏点可祛体内邪热,利咽喉 。合谷穴曲池穴可以增加驱邪退热的效果,而曲池穴内庭穴可以清热泻火 。加减:高热增大椎穴,便秘增直沟穴、大横穴、赵海穴 。
虚症:主要症状:咽喉部仅微红,无特别剧烈的肿痛症状,咽喉部干燥,手脚发热,舌红,脉变窄变快 。分析:患者体内缺水无法抑制内热,导致虚火上升,咽喉灼热,咽喉红肿 。体内的热比较旺盛,导致手、脚、心发热,咽喉干燥,舌红、脉窄、脉快 。治疗原则:滋阴降火,利咽利咽 。处方:取手太阴经、足少阴经穴位 。针刺补法,选用太溪穴、赵海穴、郁济穴 。方药意义:太溪穴为足少阴经的本穴,赵海穴为足少阴经与阴脉的交汇处,两脉均通咽喉,故选择这两个穴位可调理两经的经气 。鱼穴是太阴手的营穴,可以利咽清肺 。针刺这三个穴位可以清虚泻火,减少津液蒸发,有效缓解咽喉肿痛 。
临床上常用的其他疗法
耳针:毫针针刺,留针30分钟 。耳后静脉刺血,先用手揉耳朵使其充血,然后在静脉出现的一两个点用针刺,放两三滴血,每天刺一次,但不是每天一个地方 。
穴位注射:选择合谷穴(不适合儿童,容易出现鱼际肌挛缩),每日注射0.5-1%盐酸普鲁卡因0.5毫升,或大椎穴、曲池穴每日注射0.5毫升维生素B12 。
使用皮肤针灸
食疗:滋阴清热饮:芦笋12克,麦冬12克,桔梗9克,山豆根6克,甘草6克,岗梅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咽喉炎、扁桃体炎 。罗汉果李梅汤:雪梨/雪梨干1个,罗汉果半个,青梅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咽炎 。银耳沙参蛋饮:银耳10 g,沙参10g,加水煎煮取汁,加鸡蛋1~2个 。鸡蛋煮熟后,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糖 。治阴虚肺燥引起的咽干咽痛口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