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奶粉的功效与作用,驼奶粉掺假调查

被誉为“牛奶中的黄金”的骆驼奶,正在成为人们消费的新宠 。然而,据新京报采访人员调查,市面上很多昂贵品牌的骆驼奶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
3月15日前夕,新京报采访人员挑选了9罐品牌骆驼奶,送到专业机构检测 。结果表明,有3种纯骆驼奶检出牛或羊的DNA 。
这意味着“纯骆驼奶”掺杂了牛奶 。奶粉问题中,有著名影星赵雅芝代言的纳拉顺全脂骆驼奶粉,也有国家一级演员高明代言的王牌骆驼纯驼奶粉 。比掺假更严重的是,有两种骆驼奶粉根本检测不到骆驼DNA,不含骆驼奶成分 。
被发现有问题的骆驼奶每罐售价在400元左右,月销量超过1万件 。为了吸引消费者,一些厂家还把自己的产品宣传成可以治病的“神奇牛奶” 。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对新京报采访人员表示,目前国内骆驼奶资源匮乏,价格偏高,部分厂家以次充好抢占市场 。这背后,也暴露出骆驼奶行业缺乏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没有约束力,亟需制定更高水平的行业标准,加强管理,净化市场 。”
掺假的驼奶:
明星代言的品牌纯驼奶检出牛、羊乳成分
近年来,骆驼奶正在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在超市和电商平台都能看到 。在火热的市场中,产品质量也令人担忧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中国骆驼奶的产业化还不完善,资源稀缺,市场混乱,消费者购买的骆驼奶很可能是“高价买的假货” 。
3月15日前夕,新京报采访人员从电商平台上购买了11罐品牌骆驼奶粉,其中不乏名人代言的娜拉、王牌骆驼等知名品牌 。
这些骆驼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生骆驼奶为配料的纯骆驼奶粉,另一类是配方骆驼奶粉 。3月初,新京报采访人员选取9罐产品委托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 。
结果表明,在6种纯骆驼奶粉中,有3种检测到了除骆驼以外的动物的DNA 。在另外两种骆驼奶粉中没有检测到骆驼DNA,这意味着没有骆驼奶成分 。

驴奶粉的功效与作用,驼奶粉掺假调查

文章插图
检测结果显示,9种骆驼奶产品中有2种不含骆驼奶成分 。在刷过酒精的全驼奶粉和王牌驼纯驼奶粉中检测出牛奶成分 。
其中,那拉氏全脂骆驼奶粉检测到了牛的DNA 。据爸爸评价食品研发的工程师Hulu(化名)介绍,这说明这个产品是和牛奶混在一起的 。在产品成分表中,这款骆驼奶只含有生骆驼奶,属于纯骆驼奶,明显不符合标准 。
这款骆驼奶产品,由著名影星赵雅芝代言,定价500多元,由伊利娜拉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娜拉集团)生产,在一个电商平台上销量过万 。
被检出掺假的还有“王牌骆驼”纯骆驼奶粉 。成分表中只发现了生骆驼奶,但检测到了牛的DNA 。该产品获国家一级演员高明代言 。在采访人员购买的电商平台中,单品销量“10万”,入选“平台骆驼奶粉畅销榜” 。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那拉索尔和AceCamel是驼奶行业最畅销的品牌 。“尤其是娜拉集团、微信业务、电商公司的产品销量很大,甚至可以占据全脂骆驼奶粉一半的市场份额 。”
除了掺假问题,令人惊讶的是,演员朱时茂代言的一款纯王全脂骆驼奶粉,竟然没有检测出骆驼的DNA,而是检测出了羊的DNA 。这款产品在某电商平台上卖出了10万份,评论超过900条 。
爸爸的食品研发工程师说,这意味着,“这种标为纯牛奶的骆驼奶,实际上可能是罐装羊奶 。”
不含驼奶的配方奶:
含量可定制,“反正喝不出来”
为什么标有纯骆驼奶粉的大牌产品都掺假,甚至没有骆驼奶?
乳业资深人士宋亮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从2016年到
从事骆驼奶行业多年的经销商李天(化名)告诉采访人员,骆驼奶本身在销售纯牛奶时成本价格高,利润低 。“最畅销的是配方(调制)骆驼奶粉,便宜又赚钱 。2019年火爆的时候,经常卖断货,一天赚几十万 。”
李天口里的“爆”是王牌骆驼纯驼奶粉 。新京报采访人员对该产品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不含骆驼奶” 。“后来王牌骆驼质量下降,甚至掺假,退货率提高后,就没有再卖了 。”
AceCamel在官网介绍中表示,公司是中国配方骆驼奶粉的开创者 。2019年在新疆乌尔禾建立第一个现代化骆驼养殖基地,为我国骆驼奶产业标准化发展起到了“样板”作用 。
李天向采访人员推荐了一款名为骆驼奶奇迹益生菌配方骆驼奶粉的产品 。供货价格在45元一罐,声称骆驼奶含量在70%以上 。
当采访人员质疑骆驼奶的含量时,李天改口说70%是对外宣传的数据 。“肯定还有其他的牛奶,但是如果你喝不了,那味道就很好 。”
李天向采访人员提供的一份成品出厂检验报告显示,骆驼奶奇迹产自新疆伊犁,生产厂家为新疆巴里坤金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验结论:本产品按DBS65/014-标准检验,检验项目合格,允许出厂销售 。
这个标准是新疆的地方标准,规定配方骆驼奶粉至少要达到70%的含量 。但是新京报采访人员通过检测发现,声称含量为70%的骆驼奶并没有检测到骆驼DNA,只有牛DNA,也就是说是一罐牛奶 。
爸爸评价检验员Hulu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在实际的产品检验中,很难测量混配骆驼奶粉的骆驼奶固形物含量 。“但生骆驼奶在产品成分表中排名第一,说明生骆驼是使用最多的原料 。
乳,未检出骆驼DNA就与标签不符了 。”
【驴奶粉的功效与作用,驼奶粉掺假调查】随后,新京报采访人员联系了上述产品的生产厂家新疆巴里坤金驴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名生产负责人坦言,公司以前生产驴奶,看到驼奶效益好,就做起了驼奶 。
该负责人说,驼奶奇迹配方驼乳粉生产时,会根据价格不同定制驼奶含量 。“供货价55元的,驼奶含量只有40%,如果做成符合标准的70%含量,需要130元左右 。外包装都一样,也看不出来 。”
疯狂的市场:
一罐利润超5倍,有厂家宣称“可抑制肿瘤”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20年中国骆驼奶产业现状分析》报告中指出,驼奶开始逐渐被我国居民重视,其需求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9年增长至1.66万吨,未来市场可能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 。
事实上,新京报采访人员统计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驼奶产品,价格普遍高于300元一罐,有明星代言的品牌产品标价大多在500元以上 。一名业内人士透露,眼下的驼奶市场普遍“价格虚高”,背后利润空间巨大 。
在那拉集团官网展示中,与驼奶相关的产品就有14种 。一名销售告诉采访人员,他们公司骆驼奶源多,给很多企业代工过 。新京报采访人员从那拉集团销售人员和驼奶经销商处获取的两份报价单显示:那拉品牌300g一罐的驼乳粉,供货价230元,建议零售价格998元 。以此推算,一罐驼奶经销商的毛利润高达768元 。而益生菌配方的驼乳粉,供货价88元,建议零售价598元,经销商的毛利润超过500% 。
驴奶粉的功效与作用,驼奶粉掺假调查

文章插图
一名驼奶经销商提供给新京报采访人员的报价单截图 。
除了“虚高”的价格,一些驼奶厂商还会打出“治病”的宣传口号吸引消费者 。
新京报采访人员浏览电商平台发现,部分驼奶产品介绍称,驼奶中含有很多有益人体健康的元素,比如硒、叶酸、胰岛素等 。一些商家还特意把“糖尿病三高放心喝”的字样印在图册中,并在产品标注上写着:驼奶有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功效 。
这种宣传也吸引了不少回头客,一名网购顾客评价道:“天然降血糖、调理胃肠道,希望能喝出好身体 。”
除了线上宣传,还有品牌商将驼奶的“神奇功效”印成宣传册,和产品一起寄给消费者 。
3月中旬,新京报采访人员花费1066元,在一家电商平台的“原始黄金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两罐全脂骆驼乳粉 。这款产品在该店铺中十分畅销,平台显示月销“1万+” 。
几天后,一本名为《长寿之道,一杯驼奶》的宣传册随驼奶一起寄到采访人员手中 。
这本介绍驼奶的手册有107页,把驼奶形容为“一种近乎神奇的奶,远离多种慢性疾病” 。手册中提到的疾病多达14种,从“呵护男人前列腺”到“缓解心衰”,甚至还能“帮助乙肝转阴” 。更夸张的是,文中宣称驼奶“对肿瘤的抑制率最高可达40.98%” 。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乳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罗永康表示质疑,“驼奶和其他的奶粉一样都属于食品,不可能有治病的功效,必然是虚假宣传 。”
朱丹蓬分析称,驼奶在功效上和羊奶相似,都具有过敏性低、蛋白高的特点 。但是物以稀为贵,很多驼奶商家吹捧营销,把驼奶当作新型保健品去宣传,误使大家认为驼奶具有食疗功效,甚至包治百病 。
对此,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法律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律师郑秋云表示,很多不规范的驼奶企业都在打一些食疗功效宣传,甚至针对儿童、老人宣传不同治疗功效,这已经违法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
专家称驼奶行业急需“国标”
在这些乱象背后,也暴露出缺乏行业标准的窘境 。朱丹蓬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目前驼奶行业没有国家标准,地方性标准的约束力也十分有限 。若要规范驼奶市场,急需相关部门制定更高层面的行业标准 。
采访人员检索发现,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生驼乳》等10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其中对调制驼乳粉规定为:“以生驼乳或其加工制品为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粉状产品 。”
然而,在地方标准实施后,新疆的驼奶行业乱象却并未消除 。2019年有报道称,针对驼奶掺杂使假、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新疆奶业协会和内地多家特色乳企业曾联合发出倡议,要求进一步规范新疆特色乳业市场 。
除此之外,上述标准起草单位之一,新疆骆甘霖生物有限公司因其公司一款中老年驼乳粉违法添加“生物素”(仅能用于儿童用乳粉)而受到2次行政处罚,并被消费者诉十倍赔偿 。
以实际检测情况看来,如今的新疆本地驼奶企业,也难以守住质量底线 。新京报采访人员送检过程中,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全部出自新疆驼奶厂家 。
针对地方标准约束力不够的问题,郑秋云律师表示,按照国家规定,没有地方标准的企业,需要自己建立企业标准,严于地标、行标、国标,“但在没有国标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难以把控和规范生产 。”
她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发布驼奶业的国家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让执法有法可依 。地方监管部门也应该积极重视驼奶行业,为受骗的消费者打开维权通道 。
新京报调查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