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撤军阿富汗,背后暗藏杀机

据了解到 , 关于美国撤军阿富汗,背后暗藏杀机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美国总统拜登16日发表讲话 , 拜登表示自己从来不后悔撤军决定 , 同时他还说美国在阿富汗的任务从来也不应该是国家建设 , 那么美国撤出阿富汗的目的是什么呢?美国撤军阿富汗背后暗藏杀机是真的吗?下面就跟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美国撤军阿富汗,背后暗藏杀机

文章插图
美国撤军阿富汗,背后暗藏杀机未来四年可以预见的是 , 随着美国的战略力量从中亚和西亚撤离 , 东亚必然会成为美国战略力量投射的重心 , 虽然短期内中美关系持续升温 , 但长远来看更像是一种温水煮青蛙 。
而且 , 除了要担心美国转移战略力量之外 , 我们也需要担心拖住美国20年之久的塔利班选择接受“诏安” 。
对于塔利班来说 , 在和谈过程中一次次的袭击以及对政府军的围剿 , 跟梁山宋江集团的策略也是类似的 , 目的都是以打促谈 , 为了和谈时从谈判桌上拿到更多的利益 。
而既然是利益的谈判 , 那么必然也是一种生意 , 对于塔利班的高层来说 , 未来不排除愿意接受美国“诏安” , 就像宋江那样 , 拿着军饷替宋廷东征西讨 , 缴纳投名状 。
毕竟 , 拜登政府已经如约将俄罗斯列为了头号对手 , 阿富汗这张牌曾经拖垮了苏联的牌也不介意再花钱打一次 。
而且 , 拜登内部的少壮派 , 更是愿意通过洗牌搞出一些新的可以掌控的武装 。
所以 , 前路看似轻松 , 但实际上都是暗藏杀机 , 我们都需要趁着美国目前对华鸽牌占据上风的时候 , 提前布局 。
譬如在阿富汗的问题上 , 我们的做法会跟在伊朗很相似 , 都是要抢占美国“诏安”之前 , 抢先占据“股份” , 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
虽然拜登政府的温水煮青蛙策略很有效 , 但是其中也有着巨大的弊端 。
无论是伊朗还是阿富汗 , 他们的中下层必然有大量的“铁牛”不愿意接受诏安 , 会搞出来一系列“砍黄旗”的事端 。
而那个时候 , 作为早期入股的股东 , 相比进退两年的美国 , 我们将在中亚和西亚的事务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
美国撤军阿富汗,背后暗藏杀机

文章插图
拜登:美国已接管阿富汗空域当地时间8月16日 , 美国总统拜登就阿富汗局势发表讲话时说 , 美国关闭了驻喀布尔大使馆 , 撤离了外交人员并已接管阿富汗空域 。
拜登说 , “我们的军队正在努力确保机场安全并确保军用和民用飞行继续 。我们正在接管空中交通管制 。我们已安全关闭大使馆并转移了外交人员 。我们的外交人员现在集中在机场 。”
他补充称 , “在未来几天 , 我们计划将数千名在阿富汗工作和生活的美国公民运走 。我们将继续为留在那里的盟国员工的安全撤离提供支持 。”
美国撤军阿富汗,背后暗藏杀机

文章插图
拜登坚称从阿富汗撤军是正确决定当地时间周一 , 美国总统拜登为自己作出的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辩护 , 反驳了所谓此举导致阿富汗陷入混乱、塔利班重新掌权的批评声音 。“我坚定支持我的决定 , ”拜登在白宫东厅对全国发表讲话说 , “经过20年 , 我艰难地明白永远没有撤军的好时机 。”
拜登说 , 即使在撤军之后 , 美国也将继续在阿富汗打击恐怖主义 。他说 , 撤军说明他正在兑现对军人的承诺 , 结束在阿富汗的战争 。他指出 , 去年与塔利班达成协议之后 , 前总统特朗普已经大幅收缩了驻阿富汗的美军规模 。“作为你们的总统 , 我必须做出的选择是履行这份协议 , 还是回去准备在春季攻势中打击塔利班 , ”拜登说 。
“我们在阿富汗的使命从来不该是国家建设 , ”拜登说 。而且 , 他认为阿富汗局势的快速恶化更加说明继续驻军只是徒劳 。在美国干预近20年、花费几亿美元之后 , 阿富汗依然未能建立一个持久的军事与公民社会 。
8月16日 ,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 , 重点就阿富汗局势及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 。
布林肯感谢中方参与阿富汗问题多哈会晤 , 表示阿当前局势正进入一个关键阶段 。塔利班应表明与极端主义一刀两断 , 选择有序权力转移和成立包容性政府 , 期待中方也能为此发挥重要作用 。美认可阿富汗未来应由阿人民决定 , 呼吁塔利班当前应确保所有希离阿人员的安全 。
王毅阐明了中方对阿富汗局势的立场 , 表示事实再次证明 , 把外来模式生搬硬套到历史文化及国情截然不同的国家水土不服 , 最终难以立足 。一个政权没有人民支持是立不住的 , 用强权及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多 。这方面的教训值得认真反思 。
王毅表示 , 中方愿同美方沟通对话 , 推动阿问题实现软着陆 , 促使阿不再发生新的内战或人道主义灾难 , 不再成为恐怖主义滋生地和庇护所 , 鼓励阿建立符合阿国情、开放包容的政治架构 。
【美国撤军阿富汗,背后暗藏杀机】以上是美国撤军阿富汗,背后暗藏杀机的全文内容 , 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首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