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对接成功背后,国产元器件和自主技术帮了哪些忙?

【神舟十二号对接成功背后,国产元器件和自主技术帮了哪些忙?】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经过6.5个小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
神舟十二号对接成功背后,国产元器件和自主技术帮了哪些忙?
文章插图
这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国空间站建设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表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标准最高,各方面指标要求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长度约9米,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三舱结构 。神舟十二号飞船在此前飞船基础上性能提升的过程中,国内科研成果的应用功不可没 。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项目产品保证经理郑伟介绍,神舟十二号飞船对多项国产化芯片应用进行了改进,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实现自主可控,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 。
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 。
依托我国中继卫星系统,测控由地基测控为主全面转为天基测控为主,地面站船测控为辅,减少对测站、测量船的需求,既扩大了测控覆盖率,又节约了任务成本 。
国产晶振替代进口,湖北造据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透露,武汉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神舟十二号"开发的高精度、低老化、抗振温补晶振替代了进口产品,性能优于进口,完全实现全国产化自主可控 。武汉海创电子是武汉市配套航天的一家"老企业",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就承担着航空航天产品配套任务 。半个世纪以来,海创电子研制生产的各类晶体频率元器件、敏感元器件被应用在神舟、天宫、天问等各类航天器上 。
神舟十二号对接成功背后,国产元器件和自主技术帮了哪些忙?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