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种桃树之桃花缩叶病防治


一、症状与为害
该病在南方时有发生,病重时引起枝枯,影响观赏 。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 。 早春展叶时叶缘向下卷曲,病叶局部或整叶增生成疱状,叶变厚,质地脆,呈黄色或红色,叶片扭曲变形 。 初夏病部着生灰白色粉层,病重时叶片早落 。 嫩梢受害时呈灰绿色或黄色,节间短而粗,稍弯曲;其上部叶簇生卷曲 。 病重时枝条枯死 。

【桃花】种桃树之桃花缩叶病防治

文章插图

二、病原及发病特点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畸形外囊菌[Taphrinadeformans(Berk.)Tul.]引起 。 病菌在芽鳞或枝干发病部位越冬或越夏;由风雨传播;从气孔等侵入 。 气温低(10℃~16℃)、多雨利于病害发生 。 5月上、中旬为发病盛期 。 21℃以上病害发生停滞 。
三、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来源:当桃芽膨大未展开前喷45%石硫合剂晶体150倍液,或1%波尔多液,杀灭越冬菌源 。 连续防治2~3年可根除缩叶病 。 落叶后喷2%~3%的硫酸铜液,次年春天发病轻 。
(2)栽培技术防病:增施有机肥或GA激活剂;雨后及时排水;结合修剪剪去有病枝条,连同病落叶一起销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