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和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

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介绍
1941年12月到1942年1月中日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这是在太平洋战争发生之后,盟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那么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是什么呢?对中国战场来说,这次战役是在武汉会战结束后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大胜利,甚至是1945年3月到5月的战略反攻阶段的最大胜利,就连湘西会战规模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
三次长沙会战共歼灭日军多少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组织长沙保卫战一共打死日本鬼子共计11万余人,长沙保卫战共分为三次战役,介绍如下
1、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为进一步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10万余人,由赣北、鄂南、湘北分途进犯长沙,企图在最短期间内将中国第九战区主力歼灭 。
2、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国第9战区仍与日军第11集团军隔新墙河对峙于湘北地区 。至1941年9月前,第9战区所辖兵力为11个军共30个师,作战地境为左与第6战区为石门桥、连山湖南岸、大通湖北岸,洞庭湖北岸亘长江至武昌之线,右与第3战区为抚河,鄱阳湖口之线 。
【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和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3、第三次长沙会战,1938年10月,武汉陷落,长沙作为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军事战略地位愈显突出 。对于日本来说,攻陷长沙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