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刑拘了多少人 包商银行事件案例分析

包商银行事件原因?明天集团股权问题是包商银行被接管的主要原因 。根据监管披露的信息,明天集团持有包商银行89%的股权,而包商银行大量资金被大股东违规占用,形成逾期,导致包商银行出现严重的信用风险 。
包商银行如果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破产银行意味着什么?第一,包商银行不是新中国第一家破产的银行,第一家破产的银行是海南发展银行 。
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脱离,成为省级行政区 。在85到88年三年的改革政策刺激下,海南立马出现了两个“过热”——“房地产过热”和“投资过热” 。1993年,海南的房价一度高达7500元/平,高房价的背后是各种信托机构的推波助澜 。放任资本不利于海南经济发展,于是国家开始了一系列经济管控,整顿信托市场,导致大量资金出逃,海南房地产市场急剧降温,泡沫破裂,整个海南的金融市场濒临崩溃 。
当时海南省委书记为了救市,决定将当时整顿中的信托公司进行组成重组,改造成一家银行 。于是在1994年12月,成立了海南发展银行筹备组 。1995年5月,海南省富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蜀兴信托投资公司、海口浙琼信托投资公司、海口华夏金融公司、三亚吉亚信托投资公司在资产重组后,合并成为海南发展银行,债权债务关系也转移到海发行 。
成立了一年多以后,海南发展银行经营情况还是可圈可点,充满希望的 。截止1996年底,海发行资产规模比1995年末增长26%,各项存款40.5亿元,比1995年末增长58.8%,各项贷款36亿元,比1995年增长16.1%, 1996年实际利润1.25亿元 。
不过好景不长,97年刚刚翻开新的一页,香港也还没有回归,海南城市信用社就爆出负面新闻,资不抵债:资产137亿元,负债141亿元 。5月,海南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琦出逃,直接引发挤兑事件 。国家为了平息此次事件,决定由海南发展银行来擦屁股,结果没想到又遇上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就把新生的海南发展银行给拖死了 。
【包商银行刑拘了多少人 包商银行事件案例分析】1998年6月20日,海南发展银行正式宣布关闭,进入破产清算阶段 。次日,央行发出公告:停止海发行一切业务活动,由央行成立清算组进行后期清算;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发行的债权债务,对其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
第二,包商银行破产了,对绝大多数老百姓
没有什么影响 。现在的银行都强制购买存款保险,老百姓的存款不超过50万的,保险公司包赔,存款超过50万的,看最后清算情况,剩下来多的,就能多赔点 。不过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存款都是低于50万以下的,所以包商银行破产了并不会对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
第三,现在包商银行破产了,对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件好事 。现在的银行高管们吃惯了政策饭,瞎指挥乱指挥的高管不少,外行领导内行的不少,追求短期业绩以求个人发展的不少,导致银行业普遍大而不强,包袱太重,到处都是脓疮 。假如不破产个几家经营恶化的银行,有的银行高管还会乱来,到时候出了大问题,引发系统性风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被牵连 。所以假如包商银行破产,对其他银行而言,是一个挺好的警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