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长春花病害防治大全


【病害】长春花病害防治大全

文章插图

图:长春花
【常见问题】长春花病害防治大全
【【病害】长春花病害防治大全】【专家解答】
基腐病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茎基部 , 根颈部皮层及木质部变黑褐色 , 地上部萎蔫 , 严重时全株枯死 。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 病原菌为尖镰刀菌 。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 , 第2年春天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 , 从伤口侵入 , 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 施用带菌肥料易发病 , 连作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
防治方法:
1、及时拔除病株烧毁 。
2、换用新盆土或经过消毒的盆土 。
3、避免施用带病残体和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作基肥 。
4、对初发盆栽病株和地栽病株及其邻近健株通过灌药加喷施来控制病害蔓延 。 可用高锰酸钾500至1000倍液、或双效灵水剂300倍液 , 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 或50%多菌灵500倍液 , 或30%土菌消水剂1000倍液 , 或45%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 , 或56%靠山分散粒剂1000倍液 , 连续喷淋4至5次 , 前密后疏 。
黑斑病
发病症状:危害叶和茎 。 叶片初为黑褐色小斑点 , 不久扩大为不规则的大斑 , 红褐色 , 中心变灰白色坏死 。 随着斑点增多、变大 , 整叶变褐枯死 。 茎秆从叶柄基部开始发病 , 纵向发展为长条形黑褐色斑 。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 病原菌为链格孢 。 病菌在植株病残体上越冬 , 种子可传播病菌 , 均为初侵染源 。 高温多雨后发病严重 。 病菌以风雨传播 。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实行轮作 ,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 及时清除病叶、病茎 。
2、药剂防治:用65%代森锌600倍液 , 或70.5%代森锰锌600倍液喷1次 , 喷药时要将叶片的正反面都喷到 。
黄化病
发病症状:受病植株叶片黄化 。
病原:植原体 。 其形态有球状、椭圆状以及不规则形等 。 这种多形菌体一般大小直径为80~800nm 。
防治方法:
1、拔除病株 。
2、选择健康植株作繁殖母株 。
3、防治传播介体叶蝉 , 减少田间传播 。 常用的药剂有50%辛硫磷800倍液 , 或50%敌敌畏1000倍液等 。
4、用四环素对病株进行治疗 。
花叶病
发病症状:整株发病 。 叶上产生花叶症状 。 植株生长不良 , 花上也产生斑纹 , 畸形 。
病原:由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引起的病害 。 CMV的寄主范围也很广 , 可侵染45科124种植物 。 抗性不如TMV强 , 不耐干燥 。 致死温度为70℃10分钟 , 稀释终点为万倍以上 , 病毒颗粒球状 。 田间主要靠蚜虫传播 。
传染途径:
1、黄瓜花叶病毒(CMV)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杂草上越冬 , 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 。
2、春季这些越冬杂草发芽后 , 通过蚜虫(桃蚜、棉蚜等)将病毒传到受害植物上 。 在田间主要靠蚜虫传染 , 接触传染作用不大 。
防治方法:
1、及早铲除杂草 , 消灭传染源 。
2、及时防治蚜虫 , 减少传染媒介 。
疫病
发病症状:叶、茎、花均可受害 , 病部初生灰褐色油渍状小斑 , 扩展后成黑褐色不规则形斑 , 潮湿条件下病部生白色稀疏霉层 , 严重时致茎倒折下垂 , 叶片和花软腐 。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 病原菌为烟草疫霉 。 病菌随病残体土中越冬 , 适宜发病温度28% , 相对湿度高于85% , 有利于孢子形成 , 相对湿度高于95% , 菌丝生长旺盛 。 因此高温多雨、湿度大是该病流行的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