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抑菌剂在开放组培中的使用及效果研究二


抑菌剂在开放组培中的使用及效果研究二结果

2.1革兰氏染色法初步鉴定细菌

结果表明:红色菌落的菌株为微球菌 , 乳白色菌落的菌株为葡萄球菌 , 均为革兰氏阳性菌.

2.2抑菌剂对抑菌强度的影响
6种抑菌剂中 , 多菌灵除了不能有效抑制葡萄球菌和杜氏青霉外 , 对其他菌种抑制效果比较明显;yl一1和代森猛锌对供试的6种菌抑菌作用具广谱性 , 但不能较好地抑制杜氏青霉 , 仅能在其生长初期18h内有抑制作用 , 24h后抑菌圈逐渐被蔓延的菌丝覆盖;冠菌清和扑海因对上述6种病原菌无抑菌作用 , 百菌清仅对黑曲霉有微小抑制作用(见图1).因而 , 本实验筛选多菌灵、yl一1和代森猛锌对微球菌、葡萄球菌、棕曲霉、黑青霉作进一步实验.

2.3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由表2可以看出 , 多菌灵对微球菌最低抑菌浓度是15.625mg/l;yl一1对微球菌、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均是62.5mg/l;代森猛锌对微球菌、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250、62.5mg/l

2.4抑菌剂对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多菌灵对棕曲霉、黑青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 , 不同浓度的多菌灵在10d内观察 , 菌丝生长相对抑制率均为100%;yl一1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次之 , 其对棕曲霉菌丝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625mg/l , 对黑青霉菌丝生长最低抑菌浓度为7.8125mg/l , 第10天的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7.4%;而代森猛锌相比之下抑制作用最弱 , 其对棕曲霉和黑青霉菌丝生长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25mg/l , 第2天的抑制率分别为95.5%和100%.

2.5抑菌剂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根据表1、2及图1的结果 , 选择抑菌作用具广谱性的yl一1作以下实验.

结果表明:yl一1对棕曲霉、黑青霉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9765625mg/l创的yl一1对棕曲霉孢子萌发抑制率仍可达60.0% , 对黑青霉泡子萌发抑制率可高达80.8% , 并可使黑青霉孢子形态大小不一 , 而大于0.9765625mg/l的yl一1可完全抑制棕曲霉和黑青霉孢子的萌发.

2.6yl一1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和开放组培初探(见表3)

根据表2 , 选择浓度为1000,250 , 62.5mg/l分别代表高、中、低3种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和中浓度的yl一1对马铃薯试管苗生根、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而低浓度的yi一1不仅能有效抑制试管苗的污染情况 , 而且对试管苗的生长发育无抑制作用(见图3).在开放组培初探实验中 , 对照污染率为33.3% , 高、中、低3种浓度污染率均为零.

3讨论

上述6种病原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 , 多菌灵不能有效抑制微球菌和杜氏青霉 , 代森猛锌虽对黑曲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但对棕曲霉和黑青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弱 , 而yl一1对以上菌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抑菌作用具广谱性.yl一1对微球菌、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62.5mg/l;对棕曲霉菌丝生长最低抑菌浓度为15.625mg/l , 对黑青霉菌丝生长最低抑菌浓度为7.8125mg/l;对棕曲霉、黑青霉孢子萌发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90625mg/l.在对植物生长影响试验中 , 62.5mg/l的yi一1对马铃薯试管苗生根、分化及生长无抑制作用 , 且在开放组培中未发生污染.因而 , 从抑菌作用的广谱性、显著性及对植物生长无抑制作用这3个角度出发 , 本试验研究表明 , yl一1可用作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抑菌剂.

在开放组培初探中 , yl一1在2od中能有效抑制试管苗的污染 , 使开放组培的实现成为可能.关于yl一1的抑菌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效果】抑菌剂在开放组培中的使用及效果研究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