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六月蕙花管理


六月蕙花管理六月长江沿线平均气温一般在25度左右 , 极端高温有时可达35度 。 两广.福建.港澳台地区梅雨已过 , 高温连绵;近年来北方地区也时有高温侵袭 。 本月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 , 江淮地区本月上.中旬进入黄梅主汛期 , 常有暴雨降临 。 此月对于蕙花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增加补光.防病治虫.加强通风.利用雨水等工作 。 只有把这些事务做好 , 才能为蕙花安然度霉奠定基础 。
首先要增加补光 。 梅雨有干黄梅和湿黄梅之分 , 如遇到湿黄梅的年份 , 那就有将半月左右的时阴时晴的天气 , 细雨纷飞 , 浙浙沥沥 。 这样的气候对蕙花发晚芽和长苗确实有利 , 往往每天都能看到新苗在向上窜 。 此时如不注意光照的技巧 , 新苗就会长得细弱薄嫩 , 叶稀茎小 。 根本原因是缺乏制造全能营养的有效光源 。 所以如是连续阴雨 , 有兰棚设施的兰友就要打开兰花专用灯.典钨灯或节能灯 , 白天有6-8小时的光照就可以满足蕙花生长的需求了 。 这对阴养蕙花的环境尤为重要 。 对于原先喜好阳养蕙花或无设施的兰友来讲 , 因原先光照的积累较多 , 如能适当补光那将会好上加好 , 即使不补也无大碍 。 遇有晴天阳光普照之日 , 只要温度不超过30度 , 就可将遮阴网收拢 , 让蕙花享受全光照 , 这是最好的补光了 。 当然如果中午气温超过30度 , 还须及时把遮阴网拉上 , 以防强烈的紫外线灼伤蕙叶 。 值得引为注意的一点是 , 梅雨期间时有骤然的骄阳出现 , 容易使新发的蕙苗被烘蒸而致伤 , 及时遮阴很有必要 , 万不可顾此失彼 。
其次要杀菌治虫 。 黄梅季节由于多雨湿闷 , 正是各类细菌.真菌.虫类的爆发期 。 如不积极地注意预防 , 一旦病虫害发生 , 就将悔之晚矣 。 在普遍防范的基础上 , 更要着重防治可直接危害蕙花致死的软腐病和役病 。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 , 病原菌为欧氏杆菌 。 此病来势相当快捷 , 大多易在新苗上发生 , 当发现新苗叶基部有黑褐色异常时 , 就证明病情已经显现了 。 如不立即处置 , 少则两三天 , 多则五六天 , 整盆蕙花就会完蛋了 。 此病为急性病 , 得用彻底的分割方法来治疗 , 将患病蕙花周围的苗一次性剪掉 , 连同植料和盆具一并处理掉 。 把剩下的蕙草用高锰酸钾(俗称BB)或农用链霉素1:1000倍液浸泡一小时左右 , 取出冲洗晾干上盆 。 役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 , 病原菌为棕疫霉 。 此病发生时叶片呈现谈黄色 , 然后颜色逐步加深为深黄和深褐色 。 只要数天时间 , 蕙叶因失水一碰就会折断 。
一盆蕙花大多在20天左右就会全部夭折 , 确是一种危害甚烈的蕙花疾病 。 该病传染性极强 , 一旦发现就要采取果断措施 , 切除病苗烧毁 , 用代森锌或可杀得1:800倍液浸泡所剩之苗 , 上盆后放置于阴凉处缓苗 。 凡是发现以上两种致命的菌患疾病 , 都要对兰棚内的蕙花.使用的工具等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杀菌消毒处理 , 尽量减少遗留菌害 , 以保蕙花健康生长 。 蕙花的虫害在综合预防的基础上 , 本月应侧重于蚧壳虫的防治 。 这是蕙花在梅雨时期的高发性.多发性虫害之一 , 严重地妨碍蕙花的正常生长 。 蚧壳虫有许多种:粉蚧.盾蚧.米蚧等 , 最厉害的是褐色盾蚧 , 成虫后有厚厚的壳盖于体上 , 一般的药物不侵 , 它常吸取叶片汁液 , 造成蕙株生长衰弱直至死亡 。 黄梅期间是其繁殖的高峰期 , 于幼虫期可用菊脂类农药1:500杀之 。 这里介绍几个扁方给大家 , 效果相当显著 。 一是用熬制的辣椒水或花椒水刷洗蕙花枝叶 , 数小时蚧壳虫就死光光 , 翌日用清水淋一遍即可 。 二是用紫药水将患有蚧壳虫害的蕙株涂上一遍 , 虫子不日就完 , 为了不碍观赏 , 数天后还需用水将紫色洗掉 。 三是把有蚧壳虫的蕙花盆用塑料薄膜罩严 , 盆内放置一条蘸有敌敌胃或乐果农药的布条进行熏蒸 , 每隔三五天一次 , 每次两小时左右 , 连续三次就可彻底消灭蚧壳虫 , 同时其它害虫也一并围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