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有哪些?


【金线莲】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金线莲
一、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
1.选址建棚:大棚栽培金线莲有利于生长条件的控制 , 防止鸟虫啃食 , 减少病虫害发生 。 模拟原产地环境是金线莲栽培成败的关键之一 。 地址最好选择海拔较高的林地溪沟边阴凉处 , 近阔叶林或针阔叶林交混地带 , 海拔400-900米之间 , 以背山面水的地点最佳 , 夏季阴凉且受台风影响小 , 冬季避风保暖 , 减少散热 。 同时要求水源干净且灌溉便利 , 而且交通方便 。
2.大棚要求:大规模工厂化种植金线莲 , 使用标准化的连栋大棚 , 配备水帘等设施 , 人为调控大棚环境因子 , 全年都可以种植金线莲 。 但在种植规模较小的情况下 , 使用简易的钢架(或其他材料)大棚即可 , 一般要求棚高2.5-3.0米、棚宽6米、腰高1.5-1.8米 , 棚长根据实际需要 , 一般为20-30米 , 棚高、腰高有利于通风 。 棚内离地搭盖简易苗床2条 , 用于放置种植穴盘或其他栽培容器 , 架子宽度为1.8-2.0米 , 中间过道宽1米左右 。 大棚顶上覆盖一层塑料膜 , 其上再盖两层遮阳网 , 最好一层固定、一层活动 , 便于根据季节、天气调节光照 , 棚腰至地面四周须设置防虫网 , 防止害虫、鸟类等危害 。
【金线莲】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金线莲
3.科学栽植:经过生根壮苗的金线莲组培苗在定植前要经过驯化培养 , 才能提高种植成活率 。 方法比较简单 , 可将栽有组培苗的玻璃瓶由光照培养室搬到有遮阴的大棚苗床上 , 放于阴凉处 , 避免阳光直射 , 放置1-2周后 , 打开瓶盖 , 再放1-2d后进行定植 。
①种植方法:用长镊子将玻璃瓶内的组培苗小心地夹出 , 注意避免夹伤 , 放于操作盘内 , 种植前要将植株根部的培养基清理干净 , 剔除植株周边的小芽丛 , 避免栽种后引起腐烂 。 根部带少量培养基 , 可用软布轻轻粘附 , 基部吸附培养基较多时 , 则要在清水中清洗干净 。 将清理后的植株按大小整齐地种植于事先准备好的穴盘上 , 并用多菌灵或福美双1000倍液浇灌 , 注意第1次定根水要浇透 。 整个过程要求动作轻柔 , 以减少损伤 。
②种植要求:栽培容器可选用底部透水的穴盘或者花盆均可 , 以穴盘种植方式便于管理 , 推荐使用内部没有分隔的穴盘 。 金线莲的种植密度应适当 , 以每平方米约为500株为宜 。 栽培密度太小 , 虽品质有所提高 , 但成本高、效益低 , 栽培密度太大 , 则植株细弱徒长 , 且易产生病害 , 品质下降 。 金线莲的栽植深度宜浅不宜深 , 介质盖过根系与少许基部(基部以上0.5厘米)即可 。
【【金线莲】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有哪些?】③种植时间:理论上金线莲组培苗全年均可种植 , 但根据金线莲的自然生长习性 , 春秋季种植更有利于成活与生长 。 在低丘陵地区 , 夏季高温高湿 , 植株容易猝倒死亡 , 难以越夏 , 因此应选择在秋季8月底至9月份种植 , 这样可避免夏季高温 , 有条件人工降温(的 , 也可以在春季4、5月份种植 。 在海拔较高的山区 , 宜在春季4、5月份种植 , 可以自然越夏 , 加速生长 , 当年即可收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