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传统美食的民间风俗 立冬的风俗吃什么


立冬吃传统美食的民间风俗 立冬的风俗吃什么

文章插图
《雪霁江行图》 五代·郭忠恕
【立冬吃传统美食的民间风俗 立冬的风俗吃什么】民间有句谚语说:“立冬补冬 , 补嘴空” 。 此为何意呢?将时光倒退回到古代 , 农家们辛苦耕耘了一年 , 眼看立冬到来 , 在古人传统的季节划分中 ,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 。 于是 , 古代的农家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 , 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 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 立冬进补 , 称之为“补冬” , 这是中国节日饮食习俗 , 流行于全国各地 。
立冬吃传统美食的民间风俗 立冬的风俗吃什么

文章插图
11月7日 , 又是一年立冬节气到 , 普通老百姓所期盼的习俗 , 自然就是能够品尝美味的“补冬”了 。 按照中国人“不时不食”的饮食习惯 , 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 , 民间一般有吃汤圆、吃豆腐、包饺子、喝羊肉汤等不同的饮食传统 。 同时在这一日 , 热气腾腾的饺子也是也是应节气的食物 。 因为饺子有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 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 故“交”子之时的饺子自然要品尝一番了 。
立冬吃传统美食的民间风俗 立冬的风俗吃什么

文章插图
但在西南一隅的成都 , 还有个关于美味的习俗 , 那就是——打糍粑 。 无论城市或农村 , 立冬之日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 , 但此风俗在农村更甚 。 “那天 , 打糍粑的大队伍可是浩浩荡荡的 , 到处都能听到‘咚咚咚’的舂糍粑的声音 。 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弟弟 , 都要舂糍粑 。 成都有名的小吃‘三大炮’ , 就是用舂的糍粑来做的 , 香甜可口又软糯 。 ”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 舂出来的糍粑不仅供人们享用 , 还要给辛苦耕耘了一年的耕牛 , 品尝一番 。 因为立冬前后 , 恰逢农历十月初一的“牛王节” 。 且自古以来 , “牛”一直是传统农耕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 被古人认为是勤劳、敦厚的代表 。 而在四川这片土地 , 也有着崇拜牛神的传统 , 成都的地标牛王庙 , 便是最好的证明 。 “牛一年到头辛苦了 , 舂的糍粑 , 有的还会裹上鸡蛋给牛吃 。 这一天 , 还会把牛牵到河边去饮水吃草 , 把田埂上的野菊花 , 做成花环 , 戴到牛的头上 。 ”刘孝昌说 , 这一天人也高兴 , 牛也高兴 , 因为牛可以得到歇息 , 不用耕田 。
当然 , 立冬还要吃枣子 , 经过多日的晾晒 , 枣子已经晒红了 , 正是品尝的好时候 。 此时 , 时令水果还有柿子 , 都是冬日的甜蜜滋味 。 “立冬了 , 人们将粮和油储存起来 , 还要打牙祭 , 为来年的春耕做准备 。 目的就是养精蓄锐 , 养好身体 。 ”刘孝昌总结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