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寺历史起源是什么

承天寺 ,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 , 又名月台寺 , 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 , 历代屡经重修 , 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 。那么承天寺历史起源是什么呢?

承天寺历史起源是什么

文章插图
1、承天寺又名月台寺 , 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 。
2、承天寺屡修屡废 , 历经千年 , 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 , 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 。鼎盛时期殿宇曾达40多座 , 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出其门庭 。文革期间寺宇大毁 , 弥勒殿、法堂、钟鼓楼、廊庑及山亭塔幢等等被毁 , 其他则用作民宅、办工厂 。
3、承天寺是85年在原址重修的 。承天寺环境清幽 , 颇具城市山林之概 , 是闹市难得的一片园林缘地 。承天寺 , 被称为“城市山林”的十奇景分别是:偃松清风、方池梅影、卷帘朝日、榕径午荫、塔无栖禽、瑶台明月、推蓬雨夜、啸庵竹声、鹦歌暮云、石如鹦鹉 。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将这十景加以总结 , 写有“十奇”诗七律十首 , 后明书法家张瑞图将这十景书刻于碑文 , 传之后世 。但也有人认为“月台倒影”、“一尘不染”、“梅石生香”各为十景之一 。
4、闽南古刹承天寺 , 位于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 。原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 。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一958年)建寺 , 初名“南禅寺”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 , 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 , 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 。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 , 故又名月台寺 。
【承天寺历史起源是什么】以上就是对于承天寺历史起源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