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什么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碧螺春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 , 有千余历史 , 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 , 由于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 , 四季花朵不断 , 茶树与果树间种 , 所以碧螺春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碧螺春是什么茶吧!
碧螺春是什么茶

碧螺春是什么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文章插图

碧螺春是绿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 , 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 , 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 , 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 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 我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 , 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
碧螺春产地分布
碧螺春产地主要是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 , 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 始于明代 , 俗名“吓煞人香” ,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 , 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 , 倍加赞赏 , 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 , 于是题名“碧螺春” , 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洞庭山气候温和 , 雨量充沛 , 而且多是果木与茶树间作 , 茶吸果香 , 花窨茶味 , 孕育着碧螺春茶叶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
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碧螺春是什么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文章插图

1、观茶闻香:用茶匙拨出少许茶样入于赏茶碟中 , 供各位茶客欣赏茶叶闻茶香 。
2、烫茶杯:取开水壶 , 往每个杯中冲人约占杯容量1/3的热开水进行烫杯 , 烫杯的作用是可以温杯和清洁茶杯 。
3、水温:冲泡时以纯净山泉水最好 , 它不会破坏碧螺春茶的营养成分 , 泡茶水温度不宜太高 , 以80℃为宜 。
4、放茶叶:茶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50或根据个人的需要而定 。
5、浸润:倒入1/4的开水 , 让茶叶在水中浸润 , 使芽叶吸水膨胀慢慢舒展 , 便于可溶物浸出 , 初展清香 。这时的香气是整个冲泡过程中最浓郁的时候 。
6、冲泡: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3次 , 利用水的冲力 , 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动 , 促使茶汤均匀 , 冲水量为杯容量的七分左右 , 意为“七分茶 , 三分情”或俗语说的茶七饭八酒满杯 。
7、闻香:把鼻子轻轻靠近碧绿的茶水 , 氤氲的蒸汽瞬间钻进鼻孔 , 可谓茶香四溢 , 清香袭人 。
【碧螺春是什么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8、品茶:一尝二酌三回味 。一尝指的是初尝玉液 , 头一口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 。二酌即品第二口茶 。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 , 满口生津 。三品碧清、香郁、回甘 。再细品味 , 眼前的不再是茶 , 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 , 在品人生的百味 。
碧螺春的饮用禁忌
1、饮冷茶:温茶、热茶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 。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
2、空腹饮茶:空腹饮茶 , 茶性入肺腑 , 会冷脾胃 , 我国自古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 。
3、饮烫茶:太烫的茶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 。如果长期喝烫茶 , 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病变 。另据外国研究显示 , 经常饮温度超过62℃的茶 , 胃壁较容易受损 , 导致胃病 。饮茶的温度宜在56℃以下 。
4、浓茶:浓茶含咖啡因、茶碱多 , 刺激强 , 易引起头痛、失眠 。
5、冲泡时间太久:冲泡时间过长 , 茶叶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质等可能自动氧化 , 不仅茶汤色暗、味差、失去品尝价值 , 而且由于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因氧化而减少 。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 , 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 , 很不卫生 。
6、冲泡次数过多:一般茶叶在冲泡三四次后就没有什么儿茶素了 , 几乎没有保健作用了 。据有关试验测定 , 头泡茶汤可含水浸出物总量的50% , 二泡茶汤为30% , 三泡茶汤为10% , 四泡只有1~3% 。
7、饭前饮茶: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 , 使饮食无味 , 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 。
8、饭后马上饮茶:茶中含有鞣酸 , 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作用 , 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和铁质的消化吸收 。
9、九忌用茶水服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 , 可分解成鞣酸 , 与许多药物结合而产生沉淀 , 阻碍吸收 , 影响药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