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冲泡的分量和手法

一.普洱茶冲泡的分量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多少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
置茶量因茶叶的不同而改变,一般说来,七子饼茶、茶砖的置茶量约为壶容量的1/5;沱茶的置茶量比饼茶少一点;普洱散茶情况比较复杂,大体上需要多放一点,约为壶的1/4或1/3,冲泡者可以根据自身尝试的结果定量 。
二.普洱茶冲泡手法
1.宽壶留茶根闷泡法: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 。"留根"就是经"洗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 。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 。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 。"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 。采取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
【普洱茶冲泡的分量和手法】2.中壶"功夫茶"泡法: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 。茶壶的容积因饮茶者的数量而定 。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好云南普洱茶 。如对部分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异味的茶,使用中型壶现冲现饮,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 。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 。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 。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 。现实中常常会见一部分储藏不当而茶叶质地却很好的普洱茶,要么轻度受潮,要么窜味,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 。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也采用以宽壶闷泡法,只是头一、二泡不留根,三泡起再留根闷泡 。
3.盖碗杯冲泡法: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普洱茶 。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 。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有利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
陈年生普和熟普的冲泡
一.陈年生普的冲泡
冲泡陈年生茶,只有用柔和的手法,才能展现陈年老茶的滑软醇厚,老茶客们称之为“浸”,老茶的品质是在平和的“浸泡”中实现的 。冲泡陈年老茶对水温的要求很高,选用的茶具类似于乌龙茶,要求薄胎圆身而烧结温度高的紫砂小壶 。注入沸水时,水流要柔和稳定地沿壶口旋转灌注,不可悬壶高冲,不可太过缓慢导致水温下降 。冲泡过程要连贯,不可使茶叶降温 。此外陈年老茶在投茶量上较新茶多些 。
普洱茶飘逸杯泡法
用飘逸杯泡茶虽然和盖碗或者壶相比总是少了那么一点感觉,可比起手忙脚乱地找杯子,找接水盘,找公道杯要好多了 。然而用飘逸杯泡茶多少也需要一些讲究,毕竟它的出水方式和我们以往习惯用的紫砂壶和盖碗都不一样 。
烫杯——这个过程和其他所有泡茶程序一样 。只是要注意把飘逸杯的内胆、大外杯还有盖子都好好烫一遍 。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了,在泡茶之前就一定要烫洗干净,保证没有异味,以及各个部件都灵活好用——主要是控制出水杆的下压键 。然后将烫杯之水倒掉 。
置茶——飘逸杯的置茶量相对可以随意些 。如果着急喝,可以采取多置茶,快速出汤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
洗茶——喝生茶时洗茶步骤很简单,冲入热水,让茶叶吃饱水,然后放水就可以了 。如果冲泡老茶或是熟茶,洗茶的过程要稍微麻烦一些 。因为老茶和熟茶受到灰尘和异味污染的可能性要大 。洗茶时,注水的力度相对要大、要猛,出水要快——一注满沸水,要立即按开出水杆 。因为飘逸杯出水的过程是由上而下,如果速度慢了的话,原来被激起的一些杂质会再次附着在茶叶上,达不到洗茶的目的 。倒掉洗茶水之后不要忘记涮一下杯子 。
冲泡——洗茶后嗅一下内胆里的茶叶,感觉茶已洗净了,就进行正常的冲泡 。这时和前面洗茶相反,注水要轻柔,保证茶汤的匀净 。
出汤——用飘逸杯泡茶需要出汤较快,而且要出尽 。按下出水杆的按钮,等待茶汤悉数漏入杯中即可 。
品饮——出汤之后,直接饮用;如果多人喝茶,可以分入小杯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