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蜜蜂小秘密 工蜂是公的还是母的

社会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有的是照顾孩子的护士,有的是负责整顿的管家,还有的负责食品供应……抱歉,我说的不是人类社会,是蜜蜂!
在大脑只有芝麻粒大小的情况下,蜜蜂的社会能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程度 。所以,一个问题顺理成章的出现了——这些小家伙们是如何确定工作分配,又是在哪里进行上岗培训的呢?
与动画电影中可爱的蜜蜂们不同,真正的蜜蜂社会中并没有学校,也没有分配工作的官员 。蜜蜂们依赖遗传、激素和“情境必要性”来综合指导工作——它们生来就被赋予一种职责,但这种职责会随着蜂巢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化 。
《Honeybee Democracy(蜜蜂民主)》一书的作者Thomas Seeley说:“我们用一句行话来描述这种情况,就是‘去中心化’——在‘中心’并没有一只蜜蜂来进行组织 。每只蜜蜂都有自己的一套小规则,劳动是由蜜蜂按照它们的规则来安排的 。”
熟悉互联网思潮的朋友们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蜜蜂社会像不像近年来以“比特币”为标志的“去中心化”愿景呢?
天生如此
一只蜜蜂到底要肩负怎样的职责,首先取决于它的性别 。
约占蜂群总数10%的雄蜂不做任何事务性的工作,它们的一生都在一边消耗蜂蜜,一边等待与“女王”交配的机会 。到了“女王”举行“飞行选婿”的时候,本家的公蜂将与其他蜂群的公蜂们一同争夺授精的荣誉 。
当“女王”离开蜂巢在空中飞舞的时候,公蜂们纷纷冲到空中,挤开对手,围绕、追赶着“女王”,一往无前的尝试在空中与“女王”交配 。一旦成功的完成了使命,它们的生命也会在获得荣耀的同时戛然而止 。在一次“飞行选婿”中“女王”大约会与20多只公蜂交配,收集到足够其余生产卵所用的精子,并将其储存在自己的精囊器官中
雌蜂,也就是工蜂,其数量在一个蜂群中占绝大多数 。它们承担着所有维持蜂巢功能的事务性工作:采蜜,幼蜂的喂养,蜂巢的建造、维护和扩张都依赖它们的幸勤劳动 。
有趣的是,一只蜜蜂的性别是雌是雄,是由生下它们的“女王”决定的 。在2~5年的存活期内,“女王”每天要产卵1500个!
尽管产卵的数量庞大,“女王”却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以指定哪些卵将发育成雌性的工蜂,而哪些将成为雄蜂 。
如果“女王”想要生产一个发育成工蜂的雌性卵,就会在卵排除体外时使它受精 。
而如果“女王”想要生产一个发育成公蜂的雄性卵,在卵离开卵巢时她就不会释放精子 。那么这个未受精的卵就会发育成公蜂 。
受精与未受精,工蜂与公蜂 。一字之差,就决定了一只蜜蜂一生的工作 。
家 庭 重 担
一只雌性的工蜂需要21天才能脱离幼虫状态,离开孕育了它的蜂房“单间”,开始忙碌的一生 。
首先,它会立即开始清理自己的“婴儿房”,这项工作会耗费它成人后的头三天时光 。而清洁干净的“婴儿房”即会作为“女王”下一轮产卵的孵化所 。三天后,这只工蜂的激素分泌会开始促使它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照顾孩子 。
激素的分泌可以激活蜜蜂基因中那些为不同时期、不同工作准备的多个部分 。而一只蜜蜂——尤其是工蜂的一生,就像一台上好了激素发条的精确时钟 。
【揭晓蜜蜂小秘密 工蜂是公的还是母的】花费了蜂生中头3天做清洁工作的工蜂,接下来将用大约一周的时间照料新生的宝宝们 。起初,它用富含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的蜂王浆喂养宝宝 。随后,工蜂和公蜂幼崽的食物将换成普通蜂蜜和花粉,只有在极少数“王台”中孕育的作为备选“女王”的雌性卵才能一直食用蜂王浆;而在它们之中,也仅有一只能够存活并最终成长为“女王”,走上蜂生巅峰,毕生享用蜂王浆 。
至于工蜂一生中用在照顾孩子上的确切天数,并不是精确的7天,而是取决于蜂巢最需要处理的事务,工蜂们会根据蜂巢事务的优先级调整自己阶段性的工作时长 。
当完成护理工作之后,工蜂的生命将进入第三阶段——作为公共事业的工人 。这一阶段的工蜂会离开蜂巢中心,用大约一周的时间从蜂巢边沿开始建造储存卵和食物的新蜂房 。
当时间从出生来到第41天左右时(幼虫期21天,清洁3天,喂养约7天,公共事业约7天),工蜂的生命随着激素钟摆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觅食 。
这项工作是重要却又极度危险的,所以只能由更接近死亡的老工蜂来完成 。蜂群也清楚觅食的危险性,因此不会让最年轻的工蜂做最危险的工作——如果太多的年轻工蜂死亡,那么蜂巢就无法自我维持 。
在忙碌中,工蜂的生命结束的比想象中快的多 。当工蜂成年且连续工作大约4周之后,它们会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 。随即,它们会为蜂群献上最后的敬意——把自己从蜂巢中移走,以免麻烦同伴们处理自己的尸体,成为同伴的负担……
出生、清洁、喂养、公共事业、觅食和交配、生育,蜜蜂的一生是受激素钟摆设定的一生,而激素的分泌又与蜂群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 。所以,作为一种非常敏感的生物,蜜蜂群体远不止是个体的集合,它更像是一个复合的生物——诸多的个体融合成一个庞大有序的整体,爆发出更加强大有力的生命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