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水性之辨

普洱茶汤饮入口腔所引起的各种口感,除了前面在味道部分进行说明,其余的归水性这部分来介绍 。水性可以分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负面性特征,其是能影响品茗情境的 。
滑是最柔的感觉,比如将最细的纯豆浆或爱玉仙草含在口腔里就有一种至柔感 。滑会使人感觉到温和、舒顺和亲切,也会使人心神比较安适稳定 。
普洱茶水性的醇滑,随着陈化时间越长,表现得越优秀,最后达到化的境界,这也就是构成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要素之一 。
“入口即化”同样是陈年好茶和好酒的表现 。普洱生茶的水性要达到化的境界,通常必须贮放60年以上,而且还要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中陈化 。熟茶要比生茶更容易得到化的水性 。
“入口即化,喝了没渴”,是品普洱茶时人们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
【普洱茶水性之辨】好茶的茶汤喝到口腔里就像喝好酒一样,立刻化为一股异香 。酒会使人感觉到一阵酒香冲向上颚,但是很快就渐渐挥发过去 。而普洱茶的化劲,和酒的化劲不同,它柔和而宁静,不会有那股霸气熏脑的逼促 。酒气的化劲使人自我膨胀,心神恍惚,醉言失态;普洱茶的化劲则叫人满身轻利,神清智明 。
活泼的水性是各种茶品茗者一贯重视的茶汤的漫美表现,它能在口腔中产生一种活泼的感受 。水性的口感如同陈韵一样,是偏重于较抽象性的,也都是靠个人不断地从实际的品茗当中培养出来的鉴别能力 。这种感觉是无法以文字或言语描述其真伪的 。
在普洱茶行列里,只有干仓普洱生茶的茶汤才有较强的水性活泼品味 。在制造过程中,经过一定程度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以及产生霉变的、湿仓陈化的普洱生茶,都会增加水溶性物质成分,而且越是重发酵或越是重霉变的,越会增多茶汤中的水溶性物质,茶汤颜色也越深浓,甚至成为黑色 。水溶性物质的增加,直接影响水性活泼品味 。所以只有生茶干仓普洱茶,才可能有最好的活性品味的表现 。
砂的口感主要来自普洱熟茶的茶汤,而且是有较长陈化期的茶品 。20世纪30年代勐海“鼎兴”茶庄所生产的那批末代紧茶,可能在晒青时延误了时间,促使自然发酵过多,变成了熟茶紧茶;还有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73厚砖茶熟茶,这两批茶叶为比较陈旧的熟茶茶品 。凡喝过这两批熟茶的,都能感受到砂的品味 。
普洱茶水性的砂感,是透过口腔来感觉,使人有一种粗犷而浓郁的感受 。砂感是普洱茶熟茶水性的一大特色,而普洱生茶则不易见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