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思想根源来自哪里


尊师重道,汉语成语,意思是尊敬授业的人,重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出自范晔的《后汉书·孔僖传》 。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 。
示例:中国社会是~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 。
相关故事:马门立雨 。
【尊师重道思想根源来自哪里】无独有偶,上世纪50年代初,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元帅求贤若渴,意邀著名思想家、国学宗师马一浮先生参加新政府的工作 。马一浮颇负盛名,志向高雅,曾多次拒绝国民党政府的入仕邀请 。陈毅轻车简从亲赴杭州蒋庄马宅拜访,为示尊重,他脱去正装穿起长衫 。到马宅后正值马老午睡,家人不知来者是谁,请他稍等要进内通报 。陈毅阻止叫醒马老,他在花港公园转了一圈回来,马老还没醒 。此时下起雨来,家人就请他进客厅稍待 。陈毅仍摆手不入,立在宅外耐心等候,他的衣帽都被雨淋湿了 。马老醒来后,知道是威名远扬、功勋卓著的陈毅前来造访,并在外面淋雨等候,很是过意不去,遂连声道歉 。马老被陈毅的诚意感动,痛快答应出任华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之职 。陈毅与马一浮的这段佳话被人称为“马门立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