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泥沙发”侵权要勇于“亮剑”


对“水泥沙发”侵权要勇于“亮剑”

文章插图

对“水泥沙发”侵权要勇于“亮剑”

文章插图



近日,一名网友晒出自己买到的实木沙发竟然是水泥做的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 。据报道,这名网友购买的实木沙发价值6000多元,近日沙发主人不小心蹭掉了沙发上的表面油漆,之后其他部分的油漆也陆续掉落,沙发主人发现沙发裸露的部分颜色不太对,仔细一看里面全是水泥 。
如今,不少消费者喜欢实木家具,原因是这种家具天然环保、结实耐用 。因而,实木家具售价明显高于非实木家具 。而且,实木家具的重量也大于非实木家具,于是一般消费者会根据家具重量来判断是否实木 。没有想到,竟然有商家用“水泥沙发”冒充“实木沙发”销售,刷新人们对家具市场造假问题的认知 。
商家之所以用水泥填充沙发冒充“实木沙发”,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用水泥填充增加了沙发的重量,使之看上去更像实木沙发,更有利于蒙骗消费者 。其二,可以从中获取暴利 。显而易见,水泥作为沙发材料,其成本远远低于实木材料,商家自然节省了很多成本,同时以“实木家具”销售可获得高额利润 。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商家的心不是一般的黑 。过去,我们经常看到某些黑心商家,在部分商品包装中使用水泥,以增加重量获取利益 。比如去年有消费者在批发市场购买了3箱苹果,单个包装箱就重6斤,拆开包装箱发现夹层注满水泥 。这种商家使用水泥冒充了部分苹果的重量,已经是公认的典型的黑心商家 。
而商家用水泥填充假冒“实木沙发”,比某些水果商家更黑心 。原因是“水泥沙发”似乎看不到一点实木,而是用模具浇筑了模型后直接涂上仿木油漆,即造假成分百分之百 。而且,“水泥沙发”冒充“实木沙发”后售价高,销售者上当受骗后经济损失更大 。从环保角度来说,“水泥沙发”也不如实木沙发 。
所以,这个极端案例刷新了商家黑心的新高度,也让消费者增长了新的“见识” 。对此,消费者应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对黑心商家进行索赔,有望获得三倍赔偿 。同时,应该向有关部门举报商家造假行为,有关部门可以依据《产品质量法》第50条规定等,对违规商家进行相应行政处罚 。
但令人意外的是,当事人陈先生称,发现这个现象后他并没有惊讶,反而觉得“说实在的,用了七八年,才有了这么一点裂缝,质量很好了” 。即使“水泥沙发”耐用,但掩饰不了商家造假、侵权问题,只有对这种黑心商家敢于“亮剑”使其付出代价——消费者索赔和行政处罚双重代价,才能汲取教训产生震慑 。
从业内人士透露的信息来看,一方面,“水泥沙发”冒充“实木沙发”并不是孤例 。以前有一些厂家会用一些劣质材料进行部分填充,比如用水泥来填充部分扶手或者沙发脚 。另一方面,家具市场造假方式有多种 。以红木家具为例,既存在以假乱真,也存在以次充好,还存在“半真半假”等问题,令人吃惊 。
【对“水泥沙发”侵权要勇于“亮剑”】针对家具市场种种乱象,作为家具生产企业要有起码的道德良知和法律意识,否则就有可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从监管角度来说,应加大对家具产品质量抽查力度,对造假商家严厉惩罚,以行政监管前置避免消费者上当受骗 。作为消费者既要增加家具常识选择品牌商家,也要在被侵权后勇于依法维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