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辅导 这样教育孩子没压力

如今有很多的家长都会抱怨管教孩子越来越难了,而且越是管的严的,效果越不明显,小孩做什么事都是不急不慢 , 可把一旁的父母急死了,也让父母产生了压力,究竟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呢?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青少年心理辅导需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在书桌旁心不在焉的写作业,父母在旁边不停地催促,然后父母越来越着急,催促声也越来越急 , 然而孩子依旧不急不慢的在那写写停停 。
在咨询室中接到类似的案例不在少数,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这类孩子智商正常,甚至优秀,但是缺乏学习的动力、作业拖拉、注意力分散,亲子关系总是容易紧张,很多时候和父母对着干 。我们很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是这期间的原因也恰恰是因为父母过于管教造成的 。
已有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类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工作与学习;反之,不良的情绪状态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目标达成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老板不停的催促你去做一件事情 , 你也会感到厌烦,或你心情不好的时候 , 做事情也会变得拖拖拉拉 , 效率下降,这同样适用于孩子 。
【青少年心理辅导 这样教育孩子没压力】其实孩子在这学习方面会有很明显的情绪化,情绪好就会喜欢做 , 而且做的很快很好,反之就会觉得作业好多、好难,写作业的速度也会慢很多 。
如果母亲一心想让孩子做得快,但却恰恰起了反作用:不断激起孩子的消极情绪,让孩子越发累积了对学习、对作业的消极感受 。长此以往,孩子对作业、对学习自然就建立起了一种消极条件反射,只要一想到或者一看到作业、学习就要反感了,这其实并非作业本身可恶,而是做作业的过程连结着太多的消极体验;或者说,孩子根本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还没有机会领略学习 , 就已经厌学了 。
既然越管孩子越懒,那为什么还要管呢?因为在大人看来,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的能力 。对于孩子而言 , 父母当然是要管的,可如果每天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 , 都不断催促或者提醒这里错了,那里要改,这样的管则只能管出赖孩子 , 让孩子在每日的管中越发对学习没有信心,越发在思维与情感上依赖大人了其一,思维上的依赖 。知道有大人会陪他做功课,有不懂就会有答案,孩子自己动脑的主动性就降低了 。而且往往大人在旁边,根本也不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大人们总是认为:这么简单的题目孩子还迟疑,那一定就是不会,于是他们总是忍不住会将答案告诉孩子 。即使会给孩子思考时间,但一般都很短暂,而且孩子也已形成了思维依赖,懒得自寻烦恼,反正等一等就会有答案的 。于是原本做功课是为了孩子进行知识巩固,现在反倒成了家长的重操旧业,孩子到成了动手不动脑的学习傀儡 。有的孩子在陪读下竟连考试时题目都不知读,乱做一气 。其二,情感上的依赖 。现在城市里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本来孩子就缺乏玩伴,情感上不乏孤寂感 。一旦做功课时,被陪惯了,他们就很难适应独自一人做作业的过程,非要有大人在旁边才能动起来 。
那怎样管才能有效呢?
1、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惊喜
做父母的 , 要尽可能为孩子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量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少发脾气,相反还要多给孩子一些惊喜 。比如,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问作业做好了吗,而是先拥抱一下孩子;在孩子的作业本里,夹上一张鼓励的纸条;无条件地给孩子一点小礼物等等 。
2、鼓励孩子笑对学习
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睹是为了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所以重要的是要让父母激发孩子内心的力量,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
有研究表明:笑的时候 , 更多血液输入大脑,同时带来更多的氧 。笑还能导致大脑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减轻学习的痛苦感,并使人感到舒服 。而如果有幽默感,那更会极大促进学习,据说幽默能够使记忆保持率从15%提高到50% , 因为幽默能够创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并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当然,作为家长还要增强孩子们的免疫力,让他们有精神去完成学习 。而金奥力牌鱼油软胶囊就有这个功效,金奥力牌鱼油软胶囊能有效的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适用于除婴幼儿之外的所有免疫力低下患者,效果非常好,赶紧来试试吧 。>>>点击进入养生商城购买金奥力牌鱼油软胶囊,原价159.90元现在只要59.90元,赶快来抢购吧!
3、大声鼓励法
大声鼓励法其实非常常见,就是大声地将鼓励的话念出来,以起到鼓舞士气、激励人进取的作用 。比如,在看排球比赛的时候,你一定常常看到队员们相互握手,并大声高呼类似加油,加油的口号;在勇者总动员之类的探险节目中 , 你也会不时看到参赛者大声为自己鼓劲我一定行 。而那种古战场上的号角,是不是也是一种大声鼓励的方法呢?大声鼓励法是一种积极语言的自我反?。话阄颐窃谔胶没暗氖焙蚨蓟岣咝税桑康比唬绻⒆颖冉夏谙? ,父母可以先做表率 , 或者先大声对孩子表示鼓励!
4、维护孩子的社会面子
所谓的社会面子,就是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所需要的面子,包括在同学、在亲戚、在老师等他人面前的尊严 。俗话说,树要皮 , 人要脸,这不单对成人而言 , 对于孩子同样适用 。否则孩子会暗暗记在心中 , 以后用他的方式慢慢折磨你如果你当着同学的面,说:看人家XXX,作业多自觉,你呢?怎么看,怎么难受 , 你能不能长进点?那么,你会发现,孩子以后的问题越来越多 , 而且越来越不听话,脾气也大了,好像越错越有理 。其实这都是被你逼的,谁让你不给孩子留点面子 , 让孩子的同伴笑话他!因此,父母切记:不要在他人面前说孩子太多坏话,尤其是那些实际上根本无法帮你的人面前,即使宣泄一下情感,也要嘱咐不要告诉孩子?。〗ㄒ楦改缸詈玫叫睦硪缴σ煌挛?nbsp;, 然后学习合理的办法 。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要记得帮助孩子找回面子 。
5、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 , 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 。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 。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 。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
特别注意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 , 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 , 然后马上执行 , 决不能缓行 。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 , 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 。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当然也要看他买什么了,如果是类似金奥力牌鱼油软胶囊这样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你也是可以考虑 。
6、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 , 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 , 按时上床 , 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 。”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 , 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 。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
特别注意
对于那些9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 。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 , 知道该如何选择 , 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 。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 , 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
7、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 , 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 , 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 。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 , 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 。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 。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 , 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 , 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
特别注意
也有人尝试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 , 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 。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写明他的不良行为是什么 。如果所有的笑脸上都画了叉,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一个最爱 。一些父母尝试这种做法后 , 惊奇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对孩子来说效果太强大了 。
8、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宁宁的妈妈一直对3岁的宁宁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且每次都有成效 。每天早上 , 宁宁的妈妈都会提醒宁宁,在家里玩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一不能打小猫,二不能在沙发上乱蹦乱跳 。如果宁宁一天都没有违反这个规矩,那么他就得到一个奖励:多看一个动画片,或者今天多讲一个故事 。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种不能得到奖励的压力,他就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
特别注意
另外 , 也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 。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 。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 , 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 , 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重要的一点是 , 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 , 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
9、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 。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 。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 , 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 。
父母可以张贴一张表格 , 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金各有多少 。比如,不收拾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两枚一角硬币 。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说脏话了,就让他上缴罚金,放在一个预先准备的罚金储存罐里 。
10、追加一些家务活
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 , 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 。6岁的小青就属于这一类的孩子 。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为,他的妈妈就会要求他:“过来 , 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 。”或者让他负责拿簸箕,一起扫地 。
结语:以上就是360常识网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青少年心理辅导的相关内容 , 在这个社会中 , 有很多的父母对于怎样教育孩子而头疼,其实只要父母了解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孩子还是很好管教的,当然还有人问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不妨让她来看看文中的介绍,相信她会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