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拳套路技法综述 《锁枪》与第二套《二十一名枪》诗词比较( 三 )


“玄”改为“元”、“真”改为“心”以避玄烨之“玄”和雍正胤禛之“禛”(真与禛同音)讳 。
3.当面劈打当面
泰山压顶声名宏泰山压顶声名雄
“宏”改为“雄”以避清高宗乾隆弘历之“弘”(宏与弘同音)讳 。
4.二郎摘草摘草
忽遇八九玄妙子忽遇八九元妙子
5.身外右枪右枪
身外托枪藏妙玄身外托枪藏妙元
“玄”改为“元”以避康熙玄烨之讳 。
6.劈头棒打棒打
当头一炮冲将军海底一炮人难量
“当头一炮冲将军”是象棋中当头炮将军的棋式,是一气攻到对方底部老巢的形象化比喻 。 而努尔哈赤曾在明天启六年(1622)攻打宁远时被袁崇焕的炮石击中,受伤坠马,血流不止,为努尔哈赤自25岁征战以来的唯一一次败绩 。 为避讳,苌乃周改动之 。 真是著者无心,读者有意 。
三、避少数民族之讳
1.秦王披甲披甲
米粮川下降胡汉米梁川下收猛士
李世民在山西米粮川下收服鲜卑族武将尉迟恭,为避讳大汉族主义,将“胡汉”改为“猛士” 。
一扫群英延国长一扫群英受命长
2.靠山潜龙靠山
鱼腹少泄神州机鱼腹少泄神机妙
诸葛亮在鱼腹浦摆八阵图惊服东吴大将陆逊,为了回避大汉族思想,改“神州机”为”神机妙” 。
七擒七纵服蛮夷七擒七纵服孟获
诸葛亮采用攻心之术七擒七纵孟获,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不再反叛 。 为避讳大汉族主义,将“蛮夷”改回“孟获” 。
3.勒马听风马上使剑
单骑平纥郭汾阳单骑平敌郭汾阳
郭子仪,唐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 先祖为山西汾阳人 。 安史之乱中与李光弼在回纥兵的配合下收复长安、洛阳 。 因功封汾阳郡王 。 代宗时,仆固怀恩叛变,纠合回纥、吐蕃攻唐,郭子仪不顾安危,只身前往回纥大营,以患难情谊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共击吐蕃,大获全胜 。 唐将郭子仪单骑平回纥改为“平敌”是为了避少数民族讳 。
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洲女真建立的政权,“故而对传统中‘华夷之辨’的思想深为忌恶”(王建《中国古代避讳史》),清统治者对中原周边少数民族被蔑视为胡、纥、夷、狄等也深为忌讳,大兴文字狱,对古籍加以删改,企图利用文字狱这种高压恐怖手段消灭汉民族的民族思想意识和反叛思想 。 正是康乾时期血的文字狱教训,苌乃周对异族称谓也更加忌讳,对恢复汉民族统治的思想尽量回避 。 正是由于文字狱的恐怖,苌乃周才说“此系原本所传”、“原本锁枪”保留了部分古《锁枪》的原貌,同时,可推断古锁枪的作者具有强烈的汉民族思想,作者应是明朝人,因为在清朝残酷的文字狱压迫下,作者写出令统治者深为忌讳的诗词,将有生命之忧,可以推断古锁枪谱当是明末所遗留 。


岳家拳短小质朴、桩沉、步稳,带气发声,技击实用 。
岳家拳的套路有一字拳、二连拳、三门桩、四门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连环、十字桩、十二宫、十八捶、四十八连拆手、铜法捶等 。
“一字拳”、“三门桩”是初学时练基本功的启蒙套路 。 “四门架”是走四角 。 “五法”套路强调练习手、眼、身、劲步,它要求每个动作都要神形合一 。 “六合”套路强调内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合,外三合——脚与手、肘与膝、肩与胯合,内外合一 。 “七星”、“七生捶”是练头、手、肩、肘、胯、膝、脚七个部位的武术 。 “八法”是练习残、摧、援、夺、牵、捺、逼、吸八种击法,含有擒、拿、封、闭、吞、吐、浮、沉技法 。 “九梅花”、“九连环”指出手进击的九个方位 。 “十字桩”是对付来自前、后、左、右四面敌人的打法 。 “十二宫”是点穴法,按十二个时辰击敌的十二个部位 。 “十八捶”、“四十八连拆手”都是岳家拳的连环进招性套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