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教学后记怎么写,教学后记30字( 三 )


四是记录再教设想 。 组织完一次教育活动后 , 坐下来稍作反省回味 , 得与失大致有所体会 , 进而会思索若再组织同样内容的教育活动时 , 应该如何教才能比这次组织得更好 。 若及时把“再教设想”记录下来 , 则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扬长避短 ,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
五是记录评价意见 。 教师在教学生涯中经常会遇到各级领导、同行来听课、评课 , 听课者大都是行家里手 , 他们反映的意见是极其宝贵的 , 若把评课意见和自己的体会都记录下来 , 并不断总结、消化和吸收 , 则对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
根据以上五点 , 构思下次教学便水到渠成 。 总结教学的目的 , 就是实现再次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 下次教学能否获得进步、升华 , 关键取决于对上次教学反思的深度 。 因此 , 每位教师都应经常写教学后记 。
此外 , 写教后记 , 还应注意:一是不拘形式 。 教后记或是一个提问、一次建议;或是一点心得、一段资料;少则几十字 , 多则几百字 , 皆可成篇 。 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 也不是长篇大论 。 二是及时记录 。 教后记来自实践发自内心 , 生动具体 , 是教师课后体会 , 是感受 , 是灵感 , 是智慧的火花 。 如果教后迅速记几笔 , 则得与失便清晰明了 。 三是持之以恒 。 写好教后记 , 旨在从教海中拾贝 , 只有不断地坚持才可能得到最后的“升华” 。
怎么写教学反思(共9篇) 当老师就得写教案 , 专业基础课教案的教学后记怎么写呢?写教学后记则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能力是否成长的重要途径 。 教学后记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心得与体会、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效应等记录下来 , 作为教案的有效补充 。 那么 , 教学后记究竟该记些什么呢? 曾经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 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 写教学后记则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能力是否成长的重要途径 。 我个人认为有下面几点可供大家参考:1、记录成功的教学经验 。 在日常教学中 , 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 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 这堂课可能是比较成功的 。 这时 , 我们就应该认真总结经验 , 具体包括:自己是如何构思设计的 , 如何做课前准备的 , 选择和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 为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而选用的典型例句 , 以及取得怎样的教学效果等一一记录下来 , 定会从理性上有所收获 。 2、记录失败的教训 。 失败的课人人都有 , 问题是该如何面对失败 。 如果失败后 , 能定下心来 , 认真冷静地寻找失败的根源 , 向有经验的教师虚心请教 , 你一定能发现原因 。 虽然这是“失败的记录” , 但“失败是成功之母” 。 如机械设计中的受力图分析在教时候 , 自己认为效果不错 , 在机械制图的口诀长对正 , 高平齐 , 宽相 , 虽然再三提醒但还是有学生错 。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 缺乏应用口诀和写口诀这一环 。 如果强调应用口诀 , 加强训练学生可能错误会少些 。 3、记录学生的学习困惑 。 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困惑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难点 , 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了困惑 , 也就突破了难点 。 当堂课通过动手操作 , 画图学生理解 , 掌握的不错 , 可是后来再做综合题 , 同学就不会了 。 此时我才发现学习指导书很有帮助 。 于是在教学后记中我作了如下总结:讲授知识时要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 , 要改进教法 , 堂课就让学生多比较 , 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 , 多练习此类的题 , 学生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 4、记录瞬间的灵感 。 在课堂教学中 , 饱满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往往会让教师“灵光一闪” , 想到一个绝妙的教学方法 , 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 课后认真记下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 , 对开展今后的教学 , 开发学生潜能 , 都是非常宝贵的 。 5、记录学习和学生的创造理念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 , 教师在不断地面临着挑战 , 只有在意想不到的情景中因时而变 , 因情而作 , 表现出种种积极状态 , 抓住课堂中的普通事件和偶发事件 , 捕捉教育契机 , 才能与学生一道共同构建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 , 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 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事业的深度发展 。 教学后记是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再认识 , 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思考 , 既可以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 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 实际上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堂必然有精彩之处 , 有时学生激情洋溢 , 发言积极 , 思维活跃 , 注意力高度集中 , 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 从而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的问题 , 给课堂增添新的光彩 , 有时教师设问精妙 , 引导亲近、自然 , 师生共鸣异乎寻常 。 教师及时记下课堂中那些迸发着学生智慧火花闪烁的片段 , 不仅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思想 , 性格和对学习过程的了解 , 而且能有效弥补教师在教学上的不足 , 拓宽教学思路 , 使教学过程更加完善 , 天长日久 , 便凝结成智慧 , 积累成教学经验 , 有效避免教学过程的盲目性和曲折性 ,  从而使感性的经验不断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 形成新的教育思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