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突发“败血症” 祸首竟是隔夜蛋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老人突发“败血症” 祸首竟是隔夜蛋糕
于奶奶和女儿一同向屈东明主任送上锦旗以表感谢 。 伍家琪 摄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4日电(张超群 伍家琪)6月2日上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门诊诊室的门口, 已出院多日的于奶奶在女儿陪同下专程从临桂赶来南溪山医院答谢救命恩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屈东明博士, 并将一面写有“医者仁心, 医术精湛”的锦旗亲自交到了屈主任手中 。
家住桂林市临桂区的于奶奶今年72岁, 一个月前因连续十余天反复发热等症状, 先后在两家医院治疗, 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家人都十分着急, 无奈之下准备转诊到南宁大医院就诊, 但因疫情出去又十分不便 。 绝望之时, 经朋友介绍, 于奶奶慕名找到了南溪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屈东明主任, 并住进该病区接受治疗 。 入院时于奶奶体温高达39℃, 屈东明主任详细询问病史, 得知于奶奶发病前曾食用了隔夜的蛋糕, 随后不久就出现了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 屈主任分析:于奶奶年老体弱, 很可能是吃了不洁食物导致肠道感染, 造成肠道屏障的部分受损, 引起细菌移位入血, 随后的血液培养出大肠埃希菌也证实他的判断 。 屈东明主任带领团队迅速制定诊治方案, 经过几天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于奶奶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
屈东明主任介绍, 正常情况下, 人的肠道具有屏障作用, 肠道屏障可有效阻挡肠道内寄生菌及其毒素向肠腔外移位, 在创伤、感染和休克等情况下, 肠道屏障的任意部分受损, 可导致肠道功能损害, 引起细菌移位, 继而出现脓毒症, 即人们平常说的“败血症”, 严重时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 脓毒症是由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较严重的感染症状, 一些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肝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发生 。 脓毒症属于急危重症, 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和多器官衰竭, 导致死亡 。 于奶奶比较幸运, 由于治疗及时, 在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情况好转, 又经针对性治疗后痊愈出院 。
【老人突发“败血症” 祸首竟是隔夜蛋糕】此对于奶奶的病情, 屈东明主任提醒广大市民, 目前进入夏季, 正是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食物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滋生大量细菌、病毒等, 肉眼或者嗅觉无法发现异常 。 食用这样变质的食物, 可能会导致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炎症状, 严重时细菌入血, 引发和于奶奶一样的脓毒症, 危及生命 。 为此, 屈主任告诫大家, 夏季切勿将食物长时间放置在常温下, 易腐败变质的食物最好放在冰箱低温储存 。 不过冰箱并不等于保险箱, 不要过量囤积 。 另外要注意不吃变质食物, 这才是预防夏季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最好方法 。

    推荐阅读